第90章 李泰研究水文站,长孙四处找辣酱(1/3)
张妙声见李泰有些意动,又接着说:“而且你可以从每天的记录中研究出天气变化的规律,如果有一年天气的变化与往年大不一样,就要小心了,可能会出现天灾。若是你研究透了,说不定能从这些变化中判断出会发生哪种天灾,有多严重,这不是利国利民吗?”
李泰认真一想,还真是这样。反正花费也不大,只要有了合适的温度计,找个人每天记录一下,这算不了什么。
但却开创了记录天气的先河,史上扬名是肯定的,如果能发现一些天气变化的规律,预测出哪天刮风,哪天下雨,定会被百姓当成神仙供起来。
李泰决定了,回去弄出更好的温度计,就建一个气象站。
张妙声想既然气象站都建了,趁热打铁,再劝他再建多一个站。
“殿下既然打算建气象站,何不把水文站也建了?”
“水文站又是什么?”
“水文站就是在河流选一些点,安排人记录河水的水位高度的站点。”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记录水位的高度,但李泰觉得肯定也是有大用处的,便虚心请教。
张妙声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
“八水绕长安,美是美了,但水患也是不容小觑,你可想过如果水患将到时,我们事先得知,早做准备,可以减少多少损失。”
李泰道:“若事先得知,就可以让百姓先行逃命,虽然庄稼房屋的损失无法避免,但活人性命已是功德无量了。还请先生教我。”
李泰知此事关系重大,对张妙声行弟子礼,口称先生,姿态放得很低,只为求这有利万民之法。
张妙声存着让百姓少受点灾难的心思,自然是知无不言。
“殿下,你想想看,如果长安城附近的渭水河段发大水,这水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渭河的上游而来。”
“不错,如果长安的渭水河段发大水,那就说明渭水的上游,比如咸阳河段之前水位很高,咸阳河段的水最终会流到长安的渭河,把这里的水位抬高,水位太高漫出河岸,就是水患了。”
李泰思索了一会,道:“这么说,只要盯着咸阳的水位,水位一高,立即飞马来报,就可以知道有水患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