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张居正(2/5)
整齐的分班侍立。
井然有序、整齐划一,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一群凌晨三点就从温暖的床上爬起来,到现在还大脑一片迷糊的中老年群体。
紧接着,鸿胪寺官开始宣念起谢恩、见辞的官员名字,这些官员只能在午门外行礼,朱翊钧一个都不认识,自然也不会给他们上御座前谢恩的恩宠。
随后,便是百官奏事,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如今高拱独掌朝政,什么事在递到御前之前不是他处理过的?
如今高拱和冯保的斗争虽然愈演愈烈,但两人还没有最后撕破脸皮,高拱也不会在朝会上就开始逼宫,更何况皇帝还没死呢,一个9岁太子,逼了又有什么用?
朱翊钧只能机械的按照之前教导的回应着,最初的一点新鲜感消磨干净后,便感觉这朝会毫无惊喜,双眼四处乱瞟,一会儿看看丹墀下金甲灿灿的大汉将军,一会儿打量一下那瘦瘦小小嗓门却大得惊人的鸿胪寺官,一会儿又放眼饱览着金水桥和玉带河的景象。
只可惜百官离得太远,朱翊钧远远看了看前排的几个红袍大佬,不管谁的面貌都看得模模糊糊,只能依照他们的班次猜测着他们的身份。
好在早朝时间并不长,高拱把持朝政,倒是让朝廷效率高了不少,没有各个官僚叽叽喳喳的争吵,流程飞快走完,朱翊钧人生中的第一场早朝便结束了。
早朝结束后还没完,朱翊钧和内阁、六部等部门的几个大臣一起转进到文渊阁中,朱翊钧将在文渊阁中批阅奏疏,而几个大臣则会等候在外用餐休息,一旦朱翊钧批阅奏疏时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随时召他们进来问询。
但哪能有什么奏疏给他批阅!皇帝还没死呢,哪个大臣敢把军国大事交给9岁娃娃去批阅?一个字都认不全的小屁孩,又能有什么决断?再者说了,如今高拱独揽朝政,什么奏疏不得先给他过手?
实际上,朱翊钧之所以能坐在文渊阁里看奏疏,还是李贵妃见天子病重,让朱翊钧先熟悉熟悉政务,才让他来走个过场。
于是,拿给朱翊钧的奏疏要么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么就是早被高拱处理完、司礼监批了红的。
朱翊钧打着哈欠翻着奏疏,脑中正想着回兴龙殿后安排张鲸去搞些人手盯着武清伯时,张宏却走了上来:“殿下,内阁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