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张居正(5/5)
只是一心阿谀奉上,我大明文恬武嬉,放任俺答部肆意扩张以至于制无可制,最终酿成庚戌之变,京畿之地饱受兵灾,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殿下,您安知今日朝会上奏的那些事,不会在日后酿出如庚戌之变这般的苦果呢?”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部攻略大同,当时的大同总兵仇鸾竟然重金贿赂俺答部攻打他地,俺答汗倒也守信用,绕开大同挥军向东,破古北口直入京畿腹地,直逼京师。
当时把持朝政的严嵩,竟然要求诸将坚壁自守、不发一矢,放任俺答部在京畿周边饱掠,直到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后,才自行从古北口退去。
而作为直接责任人的仇鸾却贿赂了严嵩,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因为勤王来得快而得到嘉靖皇帝宠信,之后提督京营戎政,一时风头无二,甚至到了能和严嵩、陆炳等嘉靖宠臣掰腕子的地步。
张居正这话一出口,倒是吓了朱翊钧一跳,好家伙,张居正这胆也太肥了,竟然直接当着朱翊钧的面指责先帝世宗嘉靖皇帝!
国朝以孝治天下,皇帝自己都不敢说列祖列宗的不是,何况大臣们?就算是拿列祖列宗举例劝谏,一般也说得很隐晦,哪会像张居正这么大胆?
但嘉靖皇帝确实有些特殊,他笃信二龙不相见的迷信传说,几十年不见自己儿子,隆庆皇帝当了几十年裕王,活得战战兢兢,心中自然是积累了不少怨气,嘉靖皇帝死后便放任徐阶在遗诏里把他爹痛骂了一顿。
张居正作为徐阶的徒弟,又是隆庆皇帝信重的大臣,有这胆子也算正常了。
朱翊钧心里清楚张居正说得没错,一边感慨于张居正的大胆,一边思考消化着他的教训,暗暗点着头。
张居正见朱翊钧的小动作,看出来他听进去了,微微一笑,语气放缓了些:“太子殿下需知,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幅员万里、人口众多,每日杂七杂八的事自然也多,有大有小,太子殿下日后登临大宝、治国理政,请万万谨记,绝不能因事小而烦忧、因事大而逃避,为君者当有一份静气,才能平得了天下事、治得了大明万里江山。”
朱翊钧重重点了点头,起身绕到桌前,向着张居正郑重的行了一礼:“张师傅教诲,本宫定牢记心中,事事谨慎,为我大明再造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