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御状(2/6)
员畏惧张居正权势,竟然无人敢接!
后来不知听谁说敲登闻鼓皇帝会亲自审案,激愤之下便趁着锦衣卫换防的时候推倒栅栏、敲响了登闻鼓,闹出如今京师这场风波。
案情很清晰,典型的官逼民反。
但朱翊钧一听就明白过来,孙珮就是个由头,这事能闹成现在这样子,很明显是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搞扩大化。
什么是扩大化?你要征粮,我就专门盯着受灾百姓的粮征,你以税赋作为考评标准之一,我就连百姓家的种粮都抢走。
把政策往极端里推行,成绩做得漂漂亮亮,却是在刻意激化民怨,借汹汹民怨迫使上面不得不停止政策的施行。
朱翊钧穿越的那个时空里,搞扩大化极端化,这一手实在太常见了。
很明显嘛,那孙珮又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官逼民反的道理?身为张居正的门生,张居正的底线在哪他会不知道?为了一点考评成绩逼出民乱、影响了考成法,真当张居正能被他蒙蔽了?真当张居正不会拿他杀鸡儆猴?
他清楚的很,但他依然这么做了,要么就是他和那些反对考成法的势力沆瀣一气,要么就是他早被架空,就是个背锅的。
豫省官场也表现的很诡异,自考成法铺开之后,朱翊钧每天都能看到攻击考成法和张居正的奏疏,豫省来的也不少,但这次孙珮闹得那么大,这么好攻击考成法的现成材料,朱翊钧却一封奏疏都没收到,直到百姓敲了登闻鼓才知晓此事。
孙珮不过一个御史言官,品级低下,哪怕能靠着考成法和张居正的威势压制住地方衙门,难道能压得住巡抚、总督这类封疆大吏?更别说豫省是封藩大省,光藩王就有好几个,朝廷却一封奏疏都没收到,这正常吗?
很明显,豫省官场集体沉默,就是在放任事态发酵,直到一发不可收拾!
京中也是如此,登闻鼓形同虚设京师谁人不知?却有人鼓动这些人生地不熟的村民敲响登闻鼓,还刚刚好赶上锦衣卫换防的好时机,明显是有人暗中策划、故意要将事情闹大。
朱翊钧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就是一场守旧势力针对考成法的集体反扑,策划完善、酝酿多时。
不过朱翊钧还有一点没想通:在另一个时空里,考成法的推行也确实受到不少阻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