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尚间崖(3/5)
有些躲进山里的村民觉得明军不会伤害他们,便下山回了村,还当起了明军的向导!”
舒尔哈齐幽幽叹了口气,春播关系着农家整年的收成好坏,农家本就辛苦挣命,又怎会对春播不重视?如今因大战兴起不得不逃进山里,可谁心中不心心念念着尚未完成的春播大事?
所以明军表现出一副亲民的样子,这些百姓见没有生命之危,胆大的便下山回村,有胆大的作榜样,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的村民下山回村,明军自然也能找到肯合作、熟悉环境地势的向导。
百姓们说来也纯粹,只要你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就不会为难你,李成梁不给百姓活路,秋收之时强拉村民充军,结果在战场之上这些村民率先溃败,引发了一连串反应直至李成梁战败身死。何和礼不给清河百姓活路,结果就是在山道之中被骚扰得人困马乏以至惨败,连自己都成了明国的阶下囚。
如今明军给这些逃亡汉民活路,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成为明军的致败之因。
舒尔哈齐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来简单,可钢刀在手的时候,又有几个人面对看似如绵羊一般弱小的百姓时能按耐住心中的兽性呢?明军这种行为,证明了他们强大的纪律性,千万人如一,才能将命令贯彻到底,连最底层的大头兵都不折不扣的执行。
舒尔哈齐带了乌真超哈这么久,又深入研究过明国的军校教材,很清楚在战场上纪律永远是制胜的关键点。
一旁的固山额真显然没有舒尔哈齐想得那么远,依旧怒气冲冲的骂着:“这些尼堪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咱们给了他们多少好处?到头来还是帮着明狗!”
“闭嘴!再让本王听到你说那两个字,本王亲自取你项上人头!”舒尔哈齐怒斥一声,四周看了看,见没有军卒注意到这边,这才出了口气,教训道:“你给本王记住,我大清是女直人的大清,也是汉人的大清,没有汉人为咱们修城铸炮、没有乌真超哈的奋力死战,我们早被李成梁砍了头!汉人是我大清的臣民,不是女直的奴仆!”
那名固山额真唯唯诺诺的答应着,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满,舒尔哈齐皱了皱眉,却没有说话,叹了口气继续巡营,大清本就是个拔苗助长的封建国家,战事不利,国内女直和汉人的斗争愈发激烈,如今看来,已经渐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