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人在车上(1/3)
”爸爸我上车了,”赵生甲给家里打电话,”我坐的是到密山的普快,后半夜四点多钟到站。”
通过电话后,赵生甲默默抽噎着,他接受不了姥姥突然离世的坏消息,小时候他的姥姥看过他,那时他父母都上班,爷爷脑梗卧床多年,奶奶顾不上照顾他,所以只能劳驾姥姥看护。
本可以送到托儿所的,考虑到还要支付一笔开销,不得已才让老人看着。那时姥姥喜欢去大江游泳,也常带着他去。在姥姥的指导教练下,赵生甲四岁就学会了游泳,他的水性要比同龄人要好,一般牡丹江的江面,他能毫不含糊地游四个来回,常常和游泳队的运动员比谁游得快,游得长。
在他十岁那年,恰好放暑假,他去大江游泳,刚从水里游上岸,猛听到人喊:有人溺水了。赵生甲回身转向江面,二话没说,迅疾扑向水中。就见他像一只水鸭子,犹如在水上飞,很快游到溺水者旁,他一调身就窜到那人侧旁,一只手薅住他的头发,又一转身,另一个手奋力滑水,两脚使劲蹬水,溺水者已经没有反应了,这时与另外过来救助的人一起把溺水者带到潜水处,抬着放到岸上。
溺水者是某高中的当年毕业生,参加完高考,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那天天很热,想到大江游会水,他本身水性不错,不料腿抽筋了,要不是赵生甲过去救他,可能就错过最佳解救时间了。
被救者安然无恙,只是喝了一肚子水,排完水就没事了,为此他的家人给赵生甲的小学送了锦旗,还额外给他家送去五千元。
每年过年,那个被救溺水青年都买了东西到赵生甲家看望他的家人,他的父母也认赵生甲为干儿子,并给出承诺,有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无条件予以满足,只要吱个声,他们就照办。
十多年过去了,赵生甲家没有张过一次嘴,即便他父亲做心脏支架没钱,也没有言语一声。被溺水者父亲是某市属机关领导,家境富裕,帮帮他父亲做完手术的费用不在话下。
如今被救溺水者父母都退休了,他也在哈尔滨就业,后来两家走动也少了,渐渐的失去音讯。
后来听说被救溺水者当了”大官”,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当老总,生甲父让他去找他安排一个工作,他说,”我学的是计算机,去找人等于让人家施舍,有失我的尊严,我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