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封的弊端(1/3)
“分封有什么不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太子坐镇中央,皇子拱卫四方。”
对于朱橚的话,朱元璋是认同的,可唯独对于分封颇为不以为然。
“汉高祖、晋武帝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朱橚提了两个人的名字。
他们也是自秦以来,唯二分封藩王的开国之君,结果就是一个造成了七国之乱,一个直接来了八王之乱。
“咱的儿子,和他们不一样,老四,以后你就藩会起兵造反么?”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些事情,转而看着朱棣问道。
“父皇,这天下是父皇的,以后是大哥的,儿臣怎么可能造反?!”
年幼的朱棣斩钉截铁的说道。
“老五,难不成是你小子想造反?”
朱元璋面带戏谑神情的看着这个今日颇有些反常的五儿子。
“儿臣自然也不会造反,不过若是要让儿臣选择,儿臣宁愿留在京中做一个富家翁,这样离父皇和母后也近,什么时候想你们了,就可以进宫看看。”
朱橚当然也不愿意造反,开什么玩笑,造反能有好果子吃么,他又不是朱棣这种猛男,再说他也没什么野心。
“你倒是孝顺,咱把你封为吴王,离京城也不远,日后你就好好享你的福,这事就不用你操心了。”
朱元璋听了朱橚的话,心中十分满意。
他是注重亲情的人,不管这老五真心如此,还是故意讨自己欢心,听到他这么说,心里就是开心。
“父皇,我们和大哥骨肉亲情,自然不会造反。”
“可是儿臣不敢保证,后世子孙会不会和儿臣有一样的想法。”
“况且父皇给后世造反留下了一个最好的借口,皇明祖训有言:凡朝廷新天子正位……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既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如王不至,而遣将讨平,其将亦收兵于营。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日而还,其功赏续后颁降。”
“若是朝中出一个晁错,一旦有野心的藩王清君侧,该如何是好?”
“藩王输了,天子便会继续削藩,父皇的藩王拱卫中央政策自然失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