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朱元璋问策(1/3)
“身为地方父母官,也不一定非得什么都要懂吧,只要用对人,不时监察,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见朱橚以此举例,宋濂虽然没有当过父母官,可他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
“用谁?地方吏员都是当地人,与士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员坐满一任,没有太大问题就会调任。”
“当地官员是否清廉、贤明,还不是靠那些士绅来说,他们不懂刑名、不懂钱谷,不知道如何记账、查账,只要每年完成税收,地方上不出现什么惊天大案,他们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下面的人想糊弄这些官员,简直是轻而易举。读书人读四书五经,想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敢问宋先生,你可知道自家每月支出多少,如今还有多少存粮?”
宋濂有些天真了,朱橚心中想着,便开口询问。
“这……,臣确实不知。”
宋濂想了一下,确实不知道自家到底什么情况。
“上下级若要同心,最好是有共同的利益,可是在地方上,官员想的是如何升迁,吏员想的是如何过的更好。”
“两者根本不同心,至于说当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不否认有一心为民的官员,可那样的官员毕竟是少数。”
“刚才咱们谈知行,官员都不懂刑名,不通钱谷,又如何能和治理好地方呢。”
“说句大不敬的话,就像父皇,宝钞发行是他同意的,可具体发行多少,他并不知道,最终导致过量发行,宝钞贬值。”
朱橚又把话题扯回了知行上面。
“按照吴王殿下所言,我等学习四书五经岂不是没有了用处?”
宋濂觉得朱橚说的有些道理,可又觉得不对,若真是读书无用,为何千百年来大家都孜孜不倦。
“当然不是没有用处,读书才能让人明白道理,只是道理很多人都懂,可真正能够按照这些道理做事的人,却少又少。”
“在我看来,要选拔真正的干吏,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切实掌握如何处理地方政务。”
“就像是账房先生,他们四书五经可能都不会,不过算账却是一把好手。”
朱橚笑了笑,后世有几个人读四书五经,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官员分工并没有那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