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造反的代价(1/4)
寒风呼啸,厚厚的积雪压弯了光秃秃的树枝,一只鸟儿刚落在枝头上,却因为这最后的一丝加码,让本就不堪重负的树枝再也承受不住,咔嚓一声折了,惊得鸟儿又飞起。
朱棣看着面前这一景象,哈了口气,他转过身又看着屋内笼中的金丝雀,地龙烧的火热,金丝雀慵懒的张张翅膀,眼前食盘中的谷物它也不屑搭理。
“王爷,这雀儿锦衣玉食,却不知天高,外面那只虽忍冻挨饿,却翱翔天地。您难道愿意做一只圈养的雀儿吗?”老和尚的声音又在身后传来。
朱棣却不恼,他已经习惯了这老和尚的胆大和无礼。自从洪武十八年他来到北地,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老和尚那烦人却又极具诱惑的声音。
“是啊,你说这世间多不公平,明明受尽苦难的鸟儿却为了食物发愁,而娇气的雀儿却活的滋润,还被人看的如此尊贵。”朱棣带着不甘的语气说道。
“贫僧还是那句话,不给你的就去争取吧,王爷是否能戴上白帽子,就看您如何抉择了。”老和尚慢悠悠的道。(王+白=皇)
朱棣陷入了深思中,他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平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的。那个笼中的金丝雀懂得什么,无论是处理政事、带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我从战火中出生,在战火中长大,师从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名将,当然能打仗的还有个宁王,不过他只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他如果坐那个位子,还不如拉一头驴去坐。在政事上又与李善长、刘伯温、胡维庸等这些名人交流,真正可以说是文能提笔治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难道还不如那个毛头孩子?老爷子偏心啊!
可是真的要走那一步吗?慎之又慎啊!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朱棣能起兵确实也是个偶然。你说他兵强马壮吧,也不对,他也只有亲兵不到三万,就算再能打,还能一个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况且他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起兵理由,而历史上朱允炆即位后的一番骚操作(削藩),不管有的没的,就是下死手,你说一个对你没有任何威胁的藩王,你非要赶尽杀绝,但凡有实力反抗,谁会等着挨那一刀。偏偏不凑巧,朱棣就是那个有点实力的。
并且造反别看说的轻松,其实是有极大风险的。估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