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太多(1/2)
晚膳后,朱允炆将其决定汇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对夏原吉也是有些印象的,记得先前有个刘姓郎中,嫉妒夏原吉才能,正巧赶上吕昶弹劾办事懒惰的人,朱元璋本欲批评一下,宽恕他们,可吕昶不准,朱元璋愤怒问道:“这是谁教你的?”。吕昶叩头说:“是堂后的书算生”。朱元璋于是将书算生下狱。刘郎中借机对朱元璋说这是夏原吉教的。不料吕昶怒斥,夏元吉帮助他处理本部事务,事无巨细,你怎可如此陷害他。于是朱元璋将刘郎中处死。
这件事儿过去了,朱元璋也并没有对夏原吉有多大印象,也就仅限于办事细心,能力出众而已,谈不上有多器重。既然朱允炆提出了这个人,想必也是经过调查的,再者培养一批属于朱允炆的新人也有助于巩固皇权,所以朱元璋并未过多问询便同意。
没过几日,旨意便有了,着太子太傅宋濂、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方孝孺、夏原吉任本次恩科阅卷主官,吏部负责统筹举办。
一众官员这才发现夏原吉这个平日里名不经传的小角色,敢情人家早已入了皇太孙的法眼,这条大腿抱的粗啊。
夏原吉站在入朝队伍的最后,与平日并无两样,在他看来这种恩科大事与自己沾不上边,也没听清宣旨的内容,当前面官员齐刷刷看向后面的时候,他还站在原地,直到同在户部任职的官员提醒,他才反应过来,急忙出列、跪地谢恩。
方孝孺注意到这边的异常,看到此人这般反应,心里嗤之以鼻,连话都听不清楚的小年轻,怎可与我共同阅卷,也不知道皇太孙殿下怎么想的。却不知正是他看不起的人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他说话,救了他一命。
至于主考官本来是宋濂,为何又加了刘三吾。这是朱允炆在想起历史上那场南北榜案后定下的,他是希望二人能分别出卷,南边的试卷难度大一些,北边的试卷难度小一点,就如现在的高考卷一样。奈何宋濂与刘三吾等人均反对,他们认为绝对的公平才是公平,试卷分南北容易引起南边学子的质疑,不利于朝廷取仕的公正,使得优秀之人不被录取,朱元璋当然采纳了他们的观点。只有朱允炆知道,相对的公平才是公平。退而求其次,他只有把希望放在阅卷上,希望阅卷官能录取一些北人,要不然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