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流放(2/3)
小护士脸红红地低下头,也不知道许医生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
……
姜黎觉得自己挺有良心的,大早上起来先给陆令晁送了早饭,才去开会,会后也没马上走,去问了陆令晁,确定他一个人能行,才回家里去。
一周没回来,生产队的变化非常大。
除去百分之十五的口粮田和自留地,生产队其他田地全部翻垦好,只等育苗移植。
几栋队上五保户过世后留下的破旧茅草泥坯屋,也全部修葺好,生产队的木工,按照之前的技术员的要求,打好了木架子。
姜黎代表生产队和技术员沟通研究过后,决定在大队试验平菇栽培。
平菇好种,地里搭大棚能种,人防洞也能种,不过为了省地,姜黎决定把那些废弃无人居住的房屋利用起来,直接改造。
姜黎回来的时候,生产队正在集中育苗,以及把种菌需要的木料切片捣碎。
没有机器,全靠人工,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生产队现在不种粮改种菜,社员们心里没底的多,哪怕晓得市郊几个蔬菜大队的经济好,但他们这半路出家,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都卯足了劲头干。
当然,磨洋工的人也有,但向国华现在铁血手段,但凡磨洋工耽误进度的,一律减扣工分处理。
有意见就憋着。
三个生产队如今已经并作一处,向国华兼任大队会计的工作已经由别人顶替,他升任副队长,分管蔬菜队的事宜。
姜黎回家没见着向国华,去大队部也没找着人,最后在育苗棚找到了人。
塑料大棚的技术是早有了的,大队这边的地一整好,蔬菜公司提供的塑料和技术人员就到了生产队,现在人都还没走。
当然,材料支持是要钱的,年底结算时,在菜款中扣除。
好在技术支持不要额外出钱,向国华他们几个干部,把技术员笼络得很好,几个大棚的建设,一点岔子都没出。
“再像以前那样的管理方式,肯定不行,我建议搞小组责任制。”姜黎是找向国华来商量工作的。
一开始就提这个,肯定会有人有意见。
大锅饭没有了,同工同酬再取消,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