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2/3)
知青,还有十八位返乡知识青年,岗位不多,需要你们公平竞争,有想法的,明天上午去大队部开会。”
十位知青里,有两个已经嫁娶在生产队,小夫妻都住在自己家里。
见八个人呆若木鸡,姜黎咳了咳,“有什么问题,你们现在可以问我。”
“怎么个公平竞争法?”郑青梅率先出声,黑亮的眼睛紧紧睁着姜黎,生怕错过一个字的答案。
姜黎笑了笑,“考试,凭脑子,凭能力。”
郑青梅松了一口气,不是凭体力和种田技术就好,那她们这些城里来的女知青天然就要吃亏一些。
“考什么啊?考怎么种地吗?”周乔小脸发苦。
种地她是真不行,可考试她也不太会啊,她高中都没学什么有用的知识来着。
姜黎点头,“有相关内容,不过更多的需要你们有学习能力,并且能把自己学到的,更好地传授给社员,放心,会让你们参加过培训再考试的。”
闻言知青们面上都浮出喜色来,如果是统一培训,那确实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当小组长有工资吗?”为首的男青年小心地开口问。
这话问得向国华眉头跳了跳,别说他们这种临时增设的小组长了,以前他兼任生产队队长的时候,都没有工资的。
姜黎摊手,“没有。”
“行了,明天大队部开会,想清楚再来。”向国华沉稳出声,一下阻住了还想开口问问题的男知青。
动用知青,是姜黎下午跟他商量的。
知青别的不说,至少都是读过书的,学习能力强,而社员,向国华叹了口气,不说他们生产队了,放眼整个全国,文盲才是大多数。
扫盲班也办过,但能学会写自己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能读报的,则是寥寥无几。
让知识青年带队做小组长,他们学习,再口头相授,省时省力省钱。
最重要的是省钱,毕竟每次请技术员上门指导,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集体送知青们听课学习,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从知青点出来,向国华让姜黎回家,自己去通知其他人。
姜黎才走了没几步,就被人叫住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