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回 农民建立的王国(2/4)
查一查这个国号的来历(出处),查了好久才明白,就是字面意思“张大楚国”,农民兄弟取的名字还真不能往深里想。
你还别说,立了国号还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此地是旧楚国的地盘儿,原楚国的官僚、地主们不用说,天天梦想着复辟楚国,现在有人提出了张大楚国,他们当然拥护。
至于底层的贫民,本来是谁来统治都无所谓,反正楚国统治时期就吃不饱饭,秦人来了还能差到哪儿去?
没想到,这世上没有最差的,只有更差的,秦人来了以后,不光是吃不饱饭,还时不时地被搞些挖眼、割耳、断肢的外科手术,这还不算,每天还要应付没完没了的徭役。所以现在贫民阶层也反对暴秦,支持陈胜的张楚国。
这一下热闹了,形形色色的人纷纷来张楚的政治中心陈县投奔。一时间,陈县聚集了各界人士,有旧六国的残余贵族和游士(游士是战国时期政治上的活动分子。因为他们到处活动,如果今天在这一国混得不好,明天就到另一国去,所以叫游士),还有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儒生,这些儒生非常痛恨秦王朝,因为秦始皇坑过儒。总而言之,各阶层的人都来投奔陈胜。
周围很多地方的人民杀了当地的官员,打起张楚的旗帜,响应陈胜的号召。当时自动结合的上千人的起义队伍,多到数不清,他们都把陈胜当做领导人。由此看来,当时陈胜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了。
力量强大了,这是好事,但人员结构复杂了,统御的难度也增加了。以前陈胜只面对着农民,这群人好忽悠,也好满足,吃饱、喝足再画个做官的大饼,基本齐活,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把心给稳住了。
现在又来了六国的旧贵族,他们个个见多识广,陈胜见过的他们都见过,陈胜没见过的他们也见过,他们可不满足于吃饱、吃好,他们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至于是什么需要,有的他们可以说出来,有的绝对不会跟陈胜说(比如楚王由我来做等),陈胜你就慢慢猜吧。这还真考验陈胜的驾驭能力。
陈胜现在还没考虑这些问题,先在军事上进行了一些部署。
首先立吴广为假王(假是代理的意思),由吴广监督几位将领向西进攻荥阳。
荥阳这个地方很重要,刚才介绍过秦朝重要的交通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