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回 凄凉的落幕(2/6)
笔。尽管不出色,但忽悠一般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否则也不会进入春申君黄歇的门下。
一些史家把周文的失败归咎于士兵是新参加进来的,没有战斗经验。
老庄坚决不同意这一说法,这对章邯不公平,章邯的兵清一色也是新拉进来的(不是自愿),并且都是做苦工的,除了吃苦耐劳(在工头儿的皮鞭底下干活,耐不耐劳也由不得他们),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这些史家又说,周文孤军深入,这也是失败的原因。这一说法老庄同样反对,孤军深入一般是形容小股部队冲入敌人的后方,被人围而歼之。你都几十万人了,还能叫孤军深入?狼入羊群还差不多。
如果周文有点军事头脑,别在戏亭那儿磨叽,一口气攻进咸阳,章邯再有能力也没时间组织起几十万做苦工的苦力军,那样咸阳城就是你的了,那几十万苦工也是你解放的,肯定跟着你干。这样历史就得重新改写,刘邦再也不是第一个攻进咸阳的人了。
周文的忽悠功夫对付个官员什么的还行,真刀真枪打仗就没有用处了,被章邯打得落荒而逃,一直退到函谷关外。
退到函谷关外干什么?等援军啊!
这时的秦王朝很虚弱,自从900个民工在陈胜的带领下举起造反大旗,全国的起义队伍风起云涌,从四面八方袭击秦朝政权。其中力量比较大的,有占领沛县(今江苏沛县东面)的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在吴中(今江苏苏州)有项梁、项羽叔侄领导的起义军。而且陈胜派出去配合周文西征的军队,由将军宋留带领,走南路攻进南阳,将要从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攻入关中;武臣一路起义军又在黄河以北地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从西北进攻关中。因此起义军的形势仍然是良好的。(此段内容大部分引自《中国通史》李伟智版)
此时离周文最近的是黄河以北的武臣,稍微往西挪一挪就能接应上周文,于是陈胜命令武臣急速向西出兵接应周文的西征军。
武臣目前日子过得很滋润,渡过黄河后,带着张耳、陈馀两个游士连续夺取了三十多座县城,军队发展到几万人。
在公元前209年8月,武臣等人带兵占领了旧赵国都城邯郸。
接到陈胜西进的命令后,武臣正准备挥军向西,游士张耳、陈馀赶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