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回 人乎?妖乎?(3/5)
家祝贺。
幼年时,刘邦比较调皮,卢绾每天跟在后面掏鸟窝、抓蛐蛐儿、打狗撵鸡,弄得邻里不得安生。
到了上学的年龄,两家请了同一个先生教授孩子们学习,两个人又凑在一块,一起逃课、一起捉弄先生、一起挨罚……
等到成年了,两个人还是凑在一块,好事缺德事都没少干。曾经刘邦犯了罪,大概是踹寡妇门挖绝户坟一类的事,官吏要捉拿他,于是刘邦开始东躲西藏。
那时候出去躲难不像现在,买个假身份证登记个宾馆住上几天,那时得往山里躲,钻山洞、藏小树林儿,反正比现在苦。不管刘邦躲在哪里,卢绾一直陪伴左右,充分体现了有难同当的革命精神。
等到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在刘邦周围的人中,他的身份最特殊,只有他可以随意出入刘邦的卧室,衣食方面的赏赐比任何人都丰厚。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赏赐需要凭功劳来赢得,但卢绾不需要任何功劳。封相、封侯也是封最好的。
后人有这样评价刘邦与卢绾的,刘邦尽管无赖,对不起过许多人,其中包括萧何、韩信等,但从来没有对不起过卢绾。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刘邦虽然做了许多偷鸡摸狗的事儿,但绝对不是坏人。相反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
感觉这性格与陈胜恰恰相反。关于刘邦喜欢施舍的说法有人提出疑问:刘邦家里很富有吗?拿什么去施舍啊?其实喜欢施舍跟贫富没有关系,富人有富人的施舍法,穷人有穷人的施舍法。马云施舍起码得百万级的数量(过年施舍的红包都是以亿计的),乞丐拿出半个馒头那也叫施舍。
说完刘邦的优点,再补充下缺点(刘邦别龇牙,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刘邦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爱劳动,游手好闲。往光彩了说,就是不爱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每天琢磨着干大事,当然大事一件也没干成过。
为这个刘邦没少挨他老爹的骂。刘太公每当骂他的时候都喜欢拿他二哥刘仲跟他比较,大概就是说你看你二哥如何如何,再看看你那臭德行!能不能干点儿正事?后来刘邦当了皇帝,跟他老爹开玩笑说:“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您看我与二哥刘仲比到底是谁创下的基业多呢?
到了成年以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