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十三队的水利工程已完工(1/3)
来家峪村十三队的村民,在这一个深秋,开始了他们的水利工程的施工。从龙井村的机井,到来家峪村十三队后山的山膀子上,有两千二百米左右距离,需要敷设带法兰盘的dn100的铁管。从机井顺着山体向上提升的部分,大约在700米左右,然后在山岗上向西平着敷设的距离,大约1500米左右。并且在山膀子上,每隔一段距离,留有一处大阀门,用于接软水带。由于山下是沟,坎,梯田,道路不能到山前,所以铁管搬上山需要人扛上去,再连接起来,这个工程量是巨大的。
在镇上相关领导的关怀下,给予部分资金扶持,然后十三队的村民又每口人均摊900元,这大工程便开始了。来有利,来咏叔,来丰叔,来有为伯伯,来有福,李大叔,李二叔,田非勇,赵大叔,马大爷……这些父辈们,一起通过肩扛,手抬,将这十米一根的dn100铁管,沿着羊肠路搬运上山。然后村民们又将每根管道的法兰盘,中间加橡胶垫子,用螺丝连接好,每处的大阀门也安装好。
镇上广播站的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一“战天斗地”的水利工程,兄弟村之间,进行“手拉手式”的水利调度,这还是首次。缺水的村得到了水源,多水的村又利用多余的水资源获得效益。这为同样缺水的自然村,提供了一个解决水利问题的新模式。来家峪村和龙井村,是两个不同的大村,来家峪村十三队,从龙井村的机井取水,这属于“跨村调水”,这在周边区域的村庄,以前是罕见的。龙井村的机井太旺了。由于地势的原因,十三队那一边地下水稀缺,都顺着山体岩石的走势,汇聚到山的东麓龙井村。几千年来,龙井村就有很旺的泉水,流出的泉水,向下游巍峰镇驻地流去,形成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后来钻了机井,水更是特别旺,龙井村的水,再供来家峪村的13队灌溉和饮用,是绰绰有余的。
当工程干完的时候,十三队的村民们宰羊庆祝,燃起了喜庆的鞭炮,像过一个盛大的节日一样。
来非弱在初冬的一天,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父亲更加憔悴,头发白了一大半。他的腰又压低了一点儿,几乎成了一个罗锅身形了。来非弱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爸,咱以后不去干建筑了,在家放羊,田地也慢慢地种吧。”
来有利坐在饭桌前:“非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