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里牵挂着(2/3)
了那一行有纪念意思的字,其实老作家担心是多余的,那只带有纪念性的茶杯外表用黑色是烙印的,使劲也擦不掉。
老作家喜欢在夜里工作,工作后又喜欢观察远方城里的夜景,这便成了他的习惯。特别是朦胧美的秋夜,灯火阑珊的城市,足给他丰富的创作想象和完美的构思。
忘了,老作家的简单介绍呢?他呀!姓刘,叫刘黄。有人把他叫成了诙谐音一一“硫磺”,多么俗气!是他父亲取的,取了个单名,以父母姓氏为名字。有时他也埋怨父母咋给自己取这个名?要么在刘黄后加一个“一”字也好,叫刘黄一;要么在后面加一个“二”字也罢,总之比两姓凑一起好得多,避开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言语攻击”。
老作家,从五十岁,就单身,妻子患白血病归西的。他独居一人,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左邻右舍好心人串门,同事也想帮他“物色”对象。条件好的,差的,马马虎虎的,年轻一点的,与他旗鼓相当的,他一概拒绝,拿他的话来说为证。
一个人吃饭全家饱,一个人闲全家休息!
在上海工作的女婿、女儿挺关心他,女儿担心父亲随着岁月流逝,怕老来一个人越来越孤独,他总是笑呵呵说。
反正父亲习惯了!一个人自由自在多好啊!你们好好工作,在国际大都市工作不易啊!
所以女儿也没有多言了。有时也想,父亲的话有道理!
老作家又在灯下码字了,他今晚精神饱满,犹如打了一支兴奋剂,他把一篇名叫《窗外》短篇小说刚落笔。此时,窗外下起了雨,如果不是风中夹雨,斜打在隔音玻璃上,他根本不知道窗外正是雨中世界。
一气呵成的《窗外》写完,他检查了一遍,发现有一个错别字,他推敲后还是改了过来。他又重新看了一遍,没毛病!
好了,就这么定,唉!总可以定时交付使用(上杂志社)了。他欣慰地嘘了一口气,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这时,手机铃声响了!
喂,兰茵,什么事?这么晚了!
爸,你是不是又在码字?都几点了,也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写那么的字,不但赚不到钱,反而“买屁股贴烧纸,得不偿失啊!”
你说什么?为什么这么卑鄙你爸,你爸可是老作家,在本市作协还挂了一官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