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着急的太子(2/3)
呢。
好在,从朝堂上陛下的表现来看,陛下是真的准备放权给太子父子二人了,暂时看起来是恩宠。
霍光摇摇头,算了不想了,现在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太子府,正在批阅各地上传而来的文书的太子刘据却眉头紧皱,一封好像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奏章,拿着朱笔的刘据感觉身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
往日,虽然他也参加政务,但是更多的还是以旁观者,协助者的身份学习,但是从监国那一刻开始,朝廷的奏章就都暂时转移到太子府了。
太子也从这刻开始成了掌控者。
奏章里说,临近冬日,长安街头多了不少的流民乞丐,京兆尹上书是否提前开仓救济。
刘据揉一揉头,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各地的秋粮还没有完全的运到长安,此时的长安粮食也不富裕。
大仓之中的粮食也仅仅是够维持所用,这还是在把刘进的那笔钱买了不少粮的情况。
唉,民生啊。
朱笔放到一边,他打算和京兆尹的官员谈一谈再决定怎么办。
以前总看着那个位置,现在把位置给他了,好像并没有原来的那样美好啊。
至于京兆尹是京畿之地的长官,官拜二千旦,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而京兆尹这个官被形容为辇毂,大体意思就是 在皇帝的车轮之下,离皇帝太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能当京兆尹的无一不是智商情商都十分高的人,不然绝对是玩不转的。
而如今流民的状况让京兆尹都已经上报了,很显然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来说,是崩坏到一定的程度了。
刚让一旁伺候的春林去传现任京兆尹焦不疑,就听到院外有人快步的行走。
眉头皱的更深了:
“春林去看看。”
春林低头承诺,在屋子都可以他听到春林的训斥:
“没规矩,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一个小太监慌张的道:
“春林管事,出事了,太子妃让我来禀告,公子进宫去找陛下了。”
“快跟我来。”
春林带着小太监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