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观棋路上(1/6)
提起塞外沈阳,马上让人联想到“漫天飞雪大如席”的壮观景象,关里的朋友们大多会惴惴不安地对你讲:“那里可是千里冰封的苦寒之地呀!”说这话绝对是真诚的,实心实意地提醒你,畏难与嫌弃的表情横竖叠加在好心人的脸上。
你的朋友大抵是草率了,其实没有那么危言耸听,关外与关里相比,过去只是冬天寒冷了些,可有热得烤人的火炕暖气啊,猫在屋子里比关里还要暖和些,而且夏天是名符其实避暑的清凉地儿呢。至于现在嘛,各方面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啦,三九天就连暖气片也凉得拔手。人心不古啊,什么都落在后面,唯有公告通报上往往榜上有名,磕碜是真磕碜,再加上一两个善于写抒情诗的衣冠楚楚。大家都在用脚说话,就此下去,王瀚的那句“黄昏塞北无人烟”又会再现了……
让我们说些高兴的话题吧,出山海关七百余里,辽河之东,在广袤无垠的平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乃凤凰落脚的形胜之地,四通八达,绾毂东北,天高云淡、春华秋实,河流浩汤,森林葱郁,阡陌纵横,丰衣足食,自然风光旖旎秀美,北国山川如诗如画分外妖娆。人们都说此处是风水宝地,地底下是一整块硕大无朋的花岗岩石,尽可与“孤高不可状”的西岳华山相提媲美,什么灾啊难啊都撼动不了它。
若是外地的驴友想进一步了解沈阳,大可去翻看名士缪润绂的《陪都杂述》,天柱排青、辉山映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万泉垂钓、皇寺钟声,盛京八景点缀以朗朗上口的竹枝词,美轮美奂的景致便会跃然纸上,似万柳塘那条条摇曳在湖面上婀娜娇柔的纤细,有意无意间,撩拨起读者心驰神往的阵阵涟漪。
史学家向来是不多言不多语埋头苦干的,他们专注的不会是承载什么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没有勇气说“不能”,说得那么武断彻底;也不会去解答什么丧心病狂的数学难题,更不用去琢磨写满时间关键点与化学药剂名称的罪恶黑板,去纠结是哪家大小姐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放厥词,调研海产品对运动员白胖稀囊体质的影响力喽。
他们有自知之明,是专业的,一门心思干着老本行,不跨界,不遗余力地在这个史那个鉴里翻来翻去,引经据典找出佐证,给沈阳冠以文化名城、历史古都的称谓,骤然让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