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街边巧遇(1/4)
“这有何难?用暗度陈仓之计可以脱身。”刘三哥平时爱看些杂书,尤其对三十六计颇感兴趣。
他突然插话把那桌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这个叫大叔,那个喊哥老倌,都想听听他有何高招。
三哥指着石碑下五心朝天盘腿打坐的小和尚,“我的灵感出自那个出家人,若是你被重兵围困,眼看着无法脱身,便以念经祈福之名,从城中召集众多僧人,用斋饭好好款待。再招来儿童数千,皆就府第削发剃度,穿好僧衣。待早晨天光微明,让这些僧人分路出城,而你也穿上僧衣,剃去头发,混在他们之中。再事先安排一名与你相貌酷似之人,假扮你登城与官军交涉,慷慨陈词请求放行,对方定会以慈悲为怀放出家人离开的。”
“要得,假巴和尚,阴斗出城去,此计甚妙!”膀大腰圆的后生叫好道。
那个做舅子的也频频点头说着:“暗度陈仓,哦哟,不摆喽,很航实。哥子,你楞个法子真能行嗦?”他还有些放心不下。
“当然能行喽,我这是从兵法书中看来的,典型战例,我包你平安脱险。”刘庆东心里是坚信不移的,书里记载的都是真事儿,岂有不信之理?只是事件的主人公记不清了,想来不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毛线!莫开战逗想临阵脱逃咾,烂屁娃儿,铲你两耳屎。”叫做王小波的不满意地嗤之以鼻。
“油啦,油啦,馕坑羊排来喽。”伙计托着盘子送上刚出锅的羊排,随后又端来酒壶酒盏。
“好吃,好吃,滋滋冒油啊,刘公快请尝尝。”张咏拿起一块大口嚼着,还不忘给刘庆东递上一块,不知他喊自己刘公是几个意思,反正是恭敬的称呼吧。
男孩子同样是赞不绝口,“这羊排嘹咋咧,美得很。”他抓起酒壶为同伴们逐一斟满,“哥哥、刘公,我敬你们,祝二位一路顺风,回到京城诸事顺利哦。”他也如此称呼,应该是宋朝的习俗吧。
三哥没舍得吃羊排,将它放在小女孩的白米饭上,“谢谢刘大爷。”懂事的孩子感激地冲他笑着。
一根羊排刚刚吃完,那吃包子的男子打着饱嗝,便张罗着算账上路了,临行前不忘与同桌人打着招呼,说了些后会有期的客套话。邻桌的茶贩子也喝饱吃得了,在小个子“走了哈”的催促下,一转眼的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