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津桥头(中)(2/5)
很糊涂吗?”看得出官家并不了解这个臣子,忽然想起来什么对中书舍人问道,“李昉,朕记得还是在后周时,你与吕端经宰相冯道引荐,一同任直弘文馆的吧?你应该知道他的为人呀。”
中书舍人又是躬身含胸谨慎地回答道:“是的,臣与吕端是一起任直弘文馆的。吕端这人遇事冷静,注重大节,不拘细行事。”
闻听此言,官家哈哈笑了,“身为大臣,担当国事,怎么能不拘小节呢?”于是,他不再顾及爱臣的弟弟了。他转向人群唤道,“王全斌,你躲到哪里去了?”
从众官员的队尾弯着大腰、颠着小碎步赶过一人,双膝一软扑通跪倒,“罪臣王全斌,参见皇上。”这位年纪不小了,满头的白发,应该是古稀之年啦。
赵匡胤和蔼可亲地关爱道:“王老将军,你这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在随州呆得还好啊?”
“呜呜,微臣有罪呀,在西川纵兵掳掠,贪残无厌,杀戮非罪,做出愧对朝廷十恶不赦之事,还强词夺理不知悔改,辱骂王仁瞻是痞子、告密者。按律理应当诛,全赖皇上网开一面,饶臣不死。臣在随州痛定思痛,百感交集,日日夜夜想念陛下呀。”老头子不道是真的假的,触动了感情,追悔莫及无比忏悔,呜呜地失声痛哭起来。
这下子把皇帝的情感也带动了,“老将军莫悲伤,你是平定西川的有功之臣,你与王仁瞻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呀,只是你更加固执了些。虽然当年有不当之处,却功大于过。朕加罪与你,是因为江左未平,朕担心征南诸将不遵纪律,所以压抑你几年,为朕立下一个典型。如今金陵已被攻克,朕还给你节度使之职。”他斩钉截铁地吩咐道,“参知政事卢多逊,拟旨,授王全斌武宁军节度使,赐与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
幸获宽宥的老头子磕头如鸡啄米,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羞愧难当用手掩面,“皇上,都是微臣的错,本该平定巴蜀后挥师南诏,活捉段素顺,为我主开拓疆土,却因贪婪无知贻误战机,辜负了官家的知遇之恩啊。”
赵匡胤让身后的太监王继恩将其扶起来,然后好言安慰老将军,“这不是你的错,是朕不让你去取他们的,沫水以西非我有也。安史之乱的教训还不够嘛,朕是为了避免天宝战争的覆辙。诸葛武侯七擒七纵孟获,不也没有取南中之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