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三)(3/4)
瓶,再在木头的两端用钉子打孔,以前没电钻,是拿铁锤一点点砸出来的,砸进去钉子,再用钳子把钉子□□。 最后,拿铁丝从钉子孔穿进去拧,一圈又一圈,拧成一个提手。做到这一步时,就差蜡烛了——一般都是红蜡烛,白蜡烛晦气,一般不用。将红彤彤蜡烛点燃了,往木头底座上滴几滴蜡泪,再稳稳地将蜡烛放上去,等着蜡泪冷却、凝固,最后套上两头透气的玻璃瓶子挡风罩,就能提着出去逛了。 小时候,正月里,这样的花灯挺招人羡慕。 杨嘉北的爸爸妈妈舍得花钱给他买那种拿着放的小鞭炮啦,小烟花棒,还有“滴答筋”,“小蜜蜂”……他自己不怎么玩,就爱给宋茉,笑眯眯地看她放。 杨嘉北做事细致,还真的做出宋茉记忆里一模一样的小灯,她拎起来左瞧右瞧,忽然听到有人叫,响亮一声,差点吓得她跌了灯——“宋茉莉?!!!”
没想到,在这么烧烤店里,还能碰到老朋友。 老朋友是对方是宋茉高中三年的同学,热情直爽,一见面就要热情地去抱宋茉,被杨嘉北硬生生地拉开。 林杭不仅仅是出来玩的,是有重要任务。他现在是个作家,还出了两本书,这一趟呢也是采风。他打算写一本185万知青在东北插队的故事,背景就是1955-1979那几年,这不,他上午刚从知青博物馆出来。离开黑河后,他打算去漠河北极村,顺便着去拜访一下一些愿意提供给他素材的人。 宋茉也想去漠河。 刚好,能捎带他一程。 最重要的一点—— “你写的那些东西,能给我看一眼吗?”
宋茉说,“我爷爷说过,说我奶奶是上海来的知青,不过后来留在这里……她去的早,我爷爷不怎么提,我想看看。”
这不是什么难事,林杭立刻表示,能将那些收集的材料全都给她看。 人多力量大嘛。 晚上也一起吃的饭,杨嘉北频频看林杭。 这个人话特别多,和宋茉说起来就没完没了,都吃过晚饭了,还没眼力见地来房间找宋茉聊天。 眼看到了十点,杨嘉北终于下了逐客令,等聒噪的林杭一走,他抱起来宋茉就往床上扔。 干得有点猛。 吃早餐时,宋茉还有些缺氧,这种缺氧感对她所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记性差,丢三落四。 今天要去的地方有点远,车后面坐着林杭。 现在的他,还在和宋茉聊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