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驱虎吞狼(1/3)
樊於期,成蟜的家将,未来荆轲刺秦的筹码正是他的项上人头。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确是效忠于成蟜,原著中成蟜的那场叛乱也是在他的帮助下发动的。
可是成蟜对他的忠诚表示怀疑!
原著中,成蟜叛乱失败后身死,樊於期却活了下来,而且还是昌平君为他求的情。
其中透着一股阴谋的气息。
紫女等人已经陆续离开,仅剩成蟜一人孤坐在房间内。
不多时,红瑜引来一名虎背熊腰的壮汉。
这壮汉正是樊於期,成蟜看了红瑜一眼,后者顿时会意,关上门后转身离开。
樊於期半跪在地,恭敬道:“参见君上。”
“将军无需多礼。”
成蟜微微抬手,示意樊於期起身,随即笑道:“一别三年,将军如今可好?”
樊於期应道:“谢君上关心,末将一切安好,只是……”
“只是什么?”
“末将不理解,当初君上为何不告而别,以致诸多谋划尽付诸东流。”
谋划,指的是造反之事。
事实上,三年前前身与樊於期已经在准备叛乱事宜,只待一个机会,正大光明领兵的机会。
这场叛乱不仅是成蟜与樊於期的事,其中也有昌平君一脉楚国势力的鼎力相助。
至于昌平君为何选择帮助自己,成蟜大概能猜出几分。
弱敌国,即强己。
昌平君最出名的一件事,是在李信率军攻楚时反戈一击,但在此之前,他还做了许多事情。
成蟜之乱,荆轲刺秦……这其中都有他的手笔。
说是嬴政一生之敌也不为过。
成蟜收起思绪,叹道:“因为我悟了。”
悟了?
樊於期一头雾水,造反大业眼看就要开始,你说你悟了?
然后一个人跑到天宗,一躲就是三年,逗我们玩呢?
这些也就算了,问题是,你既然下山了,为何不回来继续造反,反而是跑到韩国逛青楼来了。
樊於期心中满是怨气,面上却恭敬道:“君上既然已经学有所成,为何迟迟不归秦?”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