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另一时空的相遇(1/2)
1932年1月28日,长达1个多月的‘淞沪会战’拉开了序幕。29日,日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日机由航母‘能登吕’号起飞,对闸北、南市一带狂轰滥炸,守军第19路军所部,顽强抵抗,敢死队以集束手榴弹对付日军装甲车,坚守着每一个阵地。上午10时许,日机向宝山路、虬江路一带投掷炸弹,商务图书馆总厂和东方图书馆被毁,包括古籍在内的30多万册馆藏图书被付之一炬。下午2时许,我守军退守。至17日第156旅加入战斗,才迫使日军退至四川北路以东、靶子路以南。
从我军反击开始,公共租界的商户、普通民众,凡是能动的都在向外撤离。时年20岁的爷爷荣宝铨跟随当时的东家向安徽芜湖一带退避。
从法租界出来,行至天目东路的一个堆放满东西的小巷口,一个怀里抱着个三四岁小男孩的男子,满身是血的跌坐在一堆杂物上。爷爷荣宝铨跟在撤退的队伍中,不知怎么就透过纷杂的人群看向了巷口。他将手里的箱笼托身旁的人扶在车架上,撩起长衫 掖在腰间跑到了巷口,只见那男子将衣襟里一个染血的小布包交给了爷爷,艰难地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爷爷摸了摸孩子,还好只是昏睡着,轻轻地抱到自己怀里,快步跑回车队,从随身的包袱里抽出一条长布巾,将那孩子系在了胸前。
天黑时,终于出了上海市区,枪炮声渐渐远去,犹如惊弓之鸟的一行人除孩童偶尔的哭闹,只有车轱辘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行进的声音。
颠簸中,荣宝铨怀里的孩子,扭了一下小小的身子,想是醒了。荣宝铨拍了拍轻声说道:“别怕,你现在很安全。我叫荣宝铨,在下乡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小子,三岁了,你们应该差不多大,小的才刚怀上,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小孩疑惑的感知着周边,自己在被说话的男子抱在怀里,坐着车,视线中偶尔闪过亮光,但看不分明。天啦,这车的减震也太差了吧,这还要坐多久啊,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裂开了,仿佛一开口就能跳出来似的。咦,不对啊,晚上我在上海的家里,吃完晚饭后,刚把新书更新了一章上传,无聊的歪在沙发上,好像是睡着了。这是要去哪儿呀,怎么还被人抱着呢?晕倒了?不会吧!再说,上海就算是远郊也不可能有这么差的路况啊!等会儿,总觉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