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非洲岩蟒(4/6)
5米,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有着棕色、橄榄色、栗色或黄色的斑块,通常会有宽的不规则条带,三角头部顶端有边缘黄色,中间深棕色的尖头,眼下方有独特的三角形眼下标记。
有记录最长的非洲岩蟒是于1932年于科特迪瓦所发现的,其体长达972米。非洲岩蟒的体色主要由棕色构成,身体上有许多橄榄色的不规则图纹。其体纹与颜色均与缅甸蟒十分相似,因此容易被混淆。然而这两种蟒蛇并没有紧密的关连。
非洲岩蟒在捕食方面属于机会主义者,它能以凭身体使出强劲的挤压力,将猎物杀死。幼年的非洲岩蟒主要捕食鼠类,对于一些为农作物被田鼠肆意啃食的农夫而言,这些小非洲岩蟒颇为帮上了忙。
可是,成年后的非洲岩蟒却往往要捕食大型的动物,例如羊、羚羊、胡狼、蜜獾、獴、鬣狗、斑马等,甚至亦会捕食鳄鱼,这一点为畜牧业带来相当威胁。
非洲岩蟒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不过其活动区域并不会远离水源,有时候也会闯进森林边缘地带,但很少深入其中。
非洲岩蟒颇依赖水源,当天气太热或太干燥的时候,它们会强行躲进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里,并进入夏眠状态。
不过非洲岩蟒性情较为凶恶,脾气不佳,若受骚扰,容易发动咬击,这一点与普遍较为温驯的缅甸蟒迥然不同(二者外貌颇为相似)。
虽然非洲岩蟒暂时未被列为濒危物种,但仍被列于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二名单中,表明限制各国对非洲岩蟒进行各种非法出入口贩卖及运输用途。
非洲岩蟒之所以会被视为有潜在危机,最直接的原因是其蛇皮经常遭到皮革工业商的觊觎,从而有机会被人类大量猎杀。
非洲岩蟒亦是常见的受饲养蛇类之一,愿意接受定时喂食鼠类及兔子。
但是由于与其它蟒蛇相比,非洲岩蟒的身体颜色较为阴暗,性格也较不温驯,故此其价值一般较低;而其巨大的体格及其贪吃的性情,亦令它变得较难饲育,不适合初学者购养。
由于成年非洲岩蟒体型至少可达4米,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照料,且对人类也极具攻击性,因此同样不适合资深人士购养。
总之,非洲岩蟒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