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0章权压千钧角未鸣(3/8)
正坐在窗前,见到了斐潜到来,便是温柔的笑了笑,手上的琴音并没有中断。
斐潜缓缓坐下,静静听着蔡琰抚琴。
这么多年来,当斐潜心烦意乱的时候,总是会来蔡琰这里听一听琴音。
虽然古今的曲调并不一致,但是音乐的本质是相同的。
就像是剥削的外表的称呼可能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斐潜发现自己站得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渐渐的少了烟火气。某些个体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在斐潜的眼里,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虽然斐潜也同样会偶尔去田间地头转一圈,但是要像早些年一样,坐在田埂上和农夫聊天,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
即便是现在斐潜去做,那些农夫也都会低着头,哆哆嗦嗦什么都讲不出来。
倒不是斐潜的气势有如实质,而是现在的斐潜时时刻刻身边都有护卫。没有几个农夫可以在五大三粗的许褚面前,依旧能够谈吐清晰,条理顺畅。
也就仅仅只有在骠骑府内院之中,斐潜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平静。
而相比较于黄月英,蔡琰这里就更显得平和。
当然,这也和蔡琰的性格有关。如果换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女子,怕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计算,都在谋划,试图将斐蓁搞死搞残,然后让自己的儿子上位。
经过这么多年的来的学习,沉淀,成长,斐潜如今在治国理政,长期布局上的造诣,比大汉当下所有人都高出一大截。
这一点,毫无疑问。
当然,这并非毫无代价。
因为要说才华横溢,天资聪慧什么的,斐潜也比不了大汉当下的许多一流谋士,唯独只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千年积累下来可以用以佐证的经验,使得斐潜成为当下大汉独一份的骠骑大将军。
只是可惜这些战略眼光,经验积累,想要传递,或是传授给其他的人,并不容易。
即便是斐潜将脑子里面的这些东西写下来,且不论斐潜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描绘,来阐述,更重要的是大汉的这些人能不能理解,会不会怕是弄巧成拙?
这都是问题。
比如土地兼并。
比如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