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县丞提字,小丰生计(2/5)
照拂一二,怕是这店铺也难以开下去,只好冒昧请大人帮忙了,这是给您的润笔费,不知够否?”
郑大人看着叶小丰手里那二十两银子,笑着问道:“你这是令尊让你来的?”
叶小丰道:“不敢欺瞒大人,我只跟家父说了要来您这里,来干什么没有跟他说,是我自己的主意。”
郑县丞不禁啧啧称奇,难怪那周公子走时反复交代儿子要与他交好。
这小子真不简单啊。
郑县丞于是也不客气,按叶小丰的要求拿出一张宣纸,取来笔墨,刷刷下笔,“小丰煤铺”四个行草大字跃然纸上,那字苍劲有力,浑然天成。
郑县丞写字的同时,叶小丰看到那书桌上有一份文书,叶小丰看书一目十行,只一眼便看清楚了那是朝廷兵部传来的一份北方鞑靼起兵入侵大荣,命令益安县赶制兵器的公函,接命令的签字栏里签的是“孙达潭”。
叶小丰这才知道,那孙知县原来名叫孙达潭。
郑县丞写完之后提起笔来,看了几遍,很是满意,想了想后,又在左边写下“郑永贵题”四个小字。
叶小丰心里大喜,这二十两银子可花得太值了,原来县丞叫郑永贵,只是不知道这是他的名还是他的字。
不过有了这幅字做招牌,一般的二流子都不敢招惹他家的店铺了。
叶小丰连忙伏首跪地,向郑大人表示感谢,并说道:“大人之恩,小可他日必将衔草以报。”
郑大人这次更惊了,十二岁少年,居然说出衔草以报这样的词来,便问叶小丰道:“小丰,你懂得衔草以报是什么意思吗?”
“大人,我知道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郑永贵深感惊奇,他听说叶小丰还没有入学,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连连称赞道:“奇人,奇少年啊!”
便也不再推辞,收了那二十两银子的润笔费。
又问叶小丰没有读书,是怎么懂得这么多的。
叶小丰道:“大人,十多天前,小可家里都还特别穷,没钱去念书,便常去附近的私塾外面玩,在外面听那先生授课,久而久之,便学了一些皮毛。”
郑大人又问叶小丰是否识字,叶小丰便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