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拜师(2/5)
又在院墙上挖出其形如圭的小旁门,用蓬草编的房户,用破瓮为边框做的圆窗,全家共有一件完整的外衣,谁出门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粮食;君上答应采纳自己的建议,就不敢产生疑虑,君上不答应自己的建议,就不敢谄媚求进。儒者的做官入仕清廉奉公的精神就是这样的。”
众人觉得这回答太精妙了,也非常的准确。
张知府哈哈一笑,问众人道:“诸位觉得他的解答如何?”
众人纷纷给叶小丰竖起了大拇指。
张知府又问:“这注解从何而来?与我读书时先生所教的注解似有不同。”
叶小丰答:“回知府大人,全是小丰自己理解的,不知有偏颇否?”
“很好,现在说说你的想法。”张知府笑着道。
叶小丰道:“我想还是直接进甲班学习,争取参加明年的县试。”
“哇……”众人发出的惊叹声,听刚才的介绍,这叶小丰才入学十多天,就想明年参加县试,就是这份勇气,也非常人可比啊。
张知府道:“想法倒是好,可县试不是你熟读了四书五经就可以了的,你还没有正经考过试题,只怕有点操之过急了。”
叶小丰就知道张知府甚至书院的夫子们也会这样说,于是道:“我想过了,我想先跟着先生们学后面的内容,前面的想找个先生利用每天晚休时间给我在家里进行教导。”
“这……小丰,现在离明年县考只有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了,你确定只是通过晚休时间就能学好别人花了两年时间学习的学业吗?”
“我想试试,烦请大人帮我介绍一个好的先生,我愿意一个晚上给一两银子的束脩,不知能请到人否?”
嘶——
一个晚上一两银子,那不是说只要晚上来教导一下叶小丰,就有三十两银子,那十个月下来,就有近三百两银子。
而实际上,张知府的俸一年下来还不到一百两银子,这是个很划算的活计啊。
张知府又问道:“你有什么条件?”
叶小丰答道:“没什么特殊条件,但希望那位先生是一个非常熟悉科举考试之人,讲解要明白,还要听得进我的建议就行。”
“明白了,你这要求可不低,孔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