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进城见父亲(1/4)
在周六那天,林清英带着王朝阳、彭海燕去了县城。
在县人民医院看到瘦得不成人样的父亲时,王朝阳哭得特别伤心。
母亲也瘦了,显得格外的疲惫和憔悴。
父母看到儿子出现在病房门口时,吓得不知所措。
甚至父亲将脑袋埋在了被子里,就跟鸵鸟一样。
王朝阳哭着喊:“爸、妈!!!”
然后抱着下床活动的父亲,眼泪决堤。
母亲别开脸流泪,林清英将母亲搂在怀里。
张友发也在病房里,笑着指着朝阳问:“你们经常提起的儿子?”
父亲溺爱地抚摸着朝阳的脑袋,满脸满足地点头说:“朝阳,叫叔叔。”
王朝阳不知道父亲就是被张友发的人撞成这样的,很听话地叫了声叔叔。
张友发笑着抚摸着王朝阳的脑袋,说:“长得真不错,长大肯定是个帅小伙。你爸妈总跟我提起你,说你很爱读书。读书好,往后一定是读书人的天下。朝阳,一定要考上大学,不要让你爸妈失望。”
王朝阳对着张友发用力地点点头。
张友发将王朝阳拉到身边,用很严肃的口吻问:“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绝对不是一句大话、空话。而获取知识最好的窗口,就是学校。学校不但可以让你获得知识,而且可以让你知道如何分辨是非。一个能够明辨是非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就比如一个人,是某个领域的绝对权威,有改变世界的发明,但是他不爱国。那么,这个权威人士,与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
王朝阳有些茫然地点头,还不是很明白张友发说的话。
张友发继续说:“不太明白?没有关系,等你长大了,读过更多书后,你就知道了。”
王朝阳茫然地点头,然后张友发又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话。
总结起来,就是有机会一直在学校读下去,读到学校也没有办法再教育下去为止。
这样保准吃不了亏。
这些话对王朝阳的影响很大。
其中触动最大的是,张友发说:“越偏远的地方,年轻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读书。因为知识在改变有改变你的命运的同时,还可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