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9/15)
。
陈勇龚伟就不一样了,这两个人的履历上都写着五六年的车间工作经验,要是说错了什么,那简直就是丢人现眼。
就是没想到安夏居然答得这么利落,而且还在领导面前说是他指导有方。
真是太懂事了。
考察团对机械臂看得尤其认真:“这个就是你们拿到好几个国家专利权的吧?”
“是的。”安夏看着陆雪,“这是余化龙博士团队,在陆雪同志的协作下,共同研发制造。”
众人的目光一起转向陆雪:“啊,原来就是这个啊!”
“这就是肖部长非常看中的那台设备啊。”
“小陆,这是你研发的设备,怎么都不说话呢,来,跟我们说说……”
本来领导们的问题是对着安夏的,现在全都冲着他去了。
他哀怨地看了安夏一眼,后者笑眯眯地看着他,还举起两只手,无声地给他鼓掌。
安夏知道他不是真咸鱼的性子,陆雪有自己的抱负。
但是光有抱负怎么行呢,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啊。
以前她在网上看到过说“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有人说搞技术做科研。
科研经费哪里来?
不得跟人说你这项目特别牛逼特别棒,才能争取到么。
安夏那几个在大学工作,搞出好几个科研成果的朋友,就没有谁是闷头干活,不需要上台讲的。
至于搞技术,就更是如此了,安夏看过太多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在公司里吃亏了,事情是他们做,甚至ppt都是他们做,结果上台讲ppt的是别人。
这一来二去,领导能记住的是谁啊,当然是露脸的人啦。
考察团终于结束了对车间的检查。
他们对牡丹厂的车间管理真是叹为观止,刚建国的时候,工人们确实也有着饱满的热情,但是,设备很落后,一切都要靠人工。
不像牡丹厂,不仅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很高,而且也没有上岗就在不停忙碌的辛苦感。
吕方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工厂啊。”
考察团回到宾馆后,吕方非常认真的写了考察日志,着重分析了牡丹厂在人员管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