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相劝(3/4)
封妻荫子,光大家族,几代便可成钟鸣鼎食之家,子孙再考取功名,将富贵代代相传。我说的对吗,程大人?”
程若愚听了,冷笑了一声道:“方公公,你这话对别人,倒也许是实情。我本是农家子出身,自幼父母双亡,清贫度日,靠二十几年辛苦读书勉强中了进士,因无钱打点,只是放了个县令。在江阴这几年,不吃请,不收礼,除了朝廷月俸,并没受过一分一厘的不义之财。你们若是不信,可以到我老家桐城查访。”
方维笑道:“程大人,你先不要着急,我且有话要问你。我看过你的登科录,不知道你会试考的是哪一房?”
程若愚道:“考的是礼记。”
方维道:“那南直隶左布政司张敏中,便是你的房师了。”
程若愚站起来拱手道:“正是。他是安庆人,我们是同乡。我自幼家贫,能进府学读书,全赖他的举荐,说他对我恩重如山,也不为过。”
方维笑道:“你的这位恩师张大人,却是安庆府最大的地主,坐拥良田七八万亩之多,佃户不下万人。更有三座织厂、五座瓷窑,所产丝绸瓷器行销海内外。他的儿子,现任工部员外郎,主理玉清观修葺,仅此一项,一年进账往低处估算,也有两三万两。上述种种,皆有真凭实据。程大人,我知道你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我给你些凭据,你上书参劾他何如?”
程若愚脸色惨白,手都直抖起来,眼神看着方维,过了良久,才摇头道:“天地君亲师,是伦理纲常。欺师灭祖,便是大逆不道,断断不可为。”说完便深深低下头去。
方维也不再问他,两人默默地坐了很久,方维开口道:“你看,程大人,你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我自然也做不到。”
程若愚低着头,只是不说话。方维道:“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之道。论语也有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你做了几年的县令,也知道世事难为,按照自己心中的光明执念办事,更是难上加难。你光是念着圣人的话要取义成仁,可知道就算你死了也于事无补,江阴县只会多一个比你昏聩百倍的庸官贪官,百姓继续受苦受难。你死了倒是痛快了,家人余生如何过活,你想过没有。”
程若愚摇摇头道:“我心清白,虽死何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