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邻居(1/5)
公元1644年,京都沦陷,明帝以身殉大明。华夏国土,一分为二。以江为界,隔江相望。北姓大顺,南以宗室遗孤藩王为帝,姓南明。
坐立于楚江入海处,位立于江口之上,有一座两不管地带的江心岛。它北距通州900余;南距海东1500多丈。以川江源头泥沙,顺流而下,在江口缓冲地带堆积成山。逐年形成山丘、沼泽、平原。
明初,过往船只发现江心入海口,江心泥沙隆起,周围行驶船只搁浅,不计其数。人们为了提醒商船以防触礁沉没,在此留下标记。从竹竿系上红布条,插入江心浅滩作为标记,令其过往船只躲避。到时隐时现,一堆黄沙尖冒出江面,肉眼可见,也不过相隔半年。
可见沙滩逐年递增,隆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暗礁底盘越拉越大,逐渐跃出江面数尺。由东向西,南来北往船只,为躲避触礁,像躲瘟疫一样,远远绕道而行。且,逐年递增,越绕越远。
江心岛,日积月累,扩大升高。过往船只,渐行渐远。避而远之。为什么?还要问嘛,怕触礁呗!在宽阔的江心岛,商船遇到危险,那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人问津,无人搭救。除非,路过船只有人发现你,才能得以获救。
再说了,即使有人发现你还活在江心岛,那年头,什么都缺,华夏大地就是不缺人。人满为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灌输在每一个平民百姓心目中。谁敢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了救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特别是那些那船家,每一次杨帆划船过江,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己一颗人头,都别在裤腰带上,哪还有心事去照顾别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人人自危,个个自保。
老船家每走一次江心岛,记忆犹新。光秃秃沙丘,可见而不可触。延续数年,便见得候鸟成群,捷足先登。粪便里,带着树木花草种子。孤岛,暂现青枝绿叶。年复一年,青枝绿叶,蔼蔼茂密。
江心岛,从刚开始的光秃秃黄沙丘,到现在的绿油油,四季长青。江心岛,开始有了生机。偶尔听得上面传来怪叫,也没人欣然前往,近距离一睹它的尊容。船家依然如此,南北两岸居民,更是望尘莫及。
晴空万里,举目远眺。云雾笼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