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心有不甘(2/6)
的姑娘,十有八九是猎人的后代。普普通通人家孩子,舞刀弄枪的还真的不多见,更何况这里是人烟稀少的遗腹岛。大凡来到遗腹岛的人,要么是从江水里爬上岸,死里逃生。
要么即是船翻人亡时,偶尔幸存下来,随波逐流被江水推到遗腹岛。
头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大小辫子编得整齐划一。
看姐妹俩年龄,也不过相差两三岁光景。再看看他们俩身上穿戴,上身穿着格子大花布。下身,穿着灯芯绒长条裤子。脚上穿着帆布鞋,身上衣服看不到一块补丁。司马昭君看到这里,不由得上下打量起自己来。
她哪里知道,这两个小姑娘是何晓氏的女儿。
因为何晓氏从李连宇手中买得娘俩,母亲没有姓氏,何晓氏给她取名为杨梅。她带来的的“拖油瓶”姑娘三岁,何晓氏给她取名为何桃;三年后,杨梅为何晓氏生下一个姑娘,何晓氏为自己姑娘取名为何梨。
可能,是因为劳作的原因,杨梅跟何晓氏生下一个姑娘之后,在日后的日子里,再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也罢,何晓氏心里想杨梅为自己生下一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在遗腹岛继承家业。怎奈,那杨梅就是不开怀。
哪怕何晓氏没日没夜的努力,杨梅始终未能怀上。
于是,何晓氏有的是银子!
他经常骑马来到李连宇的桃花坞大街,换取食物和布匹。
司马昭君看到的两位小姑娘身上穿戴,总比自己和恩德他们身上穿戴要新艳,光彩夺目。而他们几个人身上穿戴的,无非是芭蕉树上扯下来的棕绳棕丝缝制起来的衣裤。配上芭蕉叶缝制而成的蓑衣,以及芦苇蔑编织成的斗笠作为装束。
因为,他们不知道在遗腹岛上,有一条大船,专门往返于遗腹岛和江南江北之间。这条大船,将遗腹岛上的特产,源源不断的运往内地江两岸。又从内地的江南江北,运回遗腹岛紧缺的劳动用具,以及红砖青瓦,陶瓷陶罐等等轻工业产品,包括纺织品等等。
“这样吧,你不让我们走,可以,但总不能就这样站在这里说事吧?要留下买路钱,我们这里有的是,就看你是不是能拿得动了。不过,我们也有一个条件。给你们银子不难,难的是,日后你们遭遇到我们,是我们让你给我们留下买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