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母女相认(1/7)
宜春院,呈半弧形的建筑,依山傍水。
前面,面向东南方向,站在二楼听江水白哗哗流淌,一浪高似一浪。看海鸥搏击波涛,迎风展翅,忽高忽低,翱翔于天水之间。从宜春院向前走五十丈许,便是一望无际的海滩和滔滔不绝的江水。
小茴香被李连宇赶到这里,误打误撞选了一处风水宝地。
背靠天罡山脚下,身后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即使是冰天雪地,来自于天罡山深处的常青树、雪松、寒梅依然傲雪绽放,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说起天罡山,北起司马昭君和苻乾苕居住的山脚下。不过,那司马昭君和苻乾苕选择在自己被冲上岸的地方居住,是因为天罡山在遗腹岛的西北角这个地方,孕生出有一座姊妹山。
司马昭君和苻乾苕居住的地方,正是在姊妹山环抱的地方。
所以,当你来到司马昭君他们家的时候,同样是一面环水,三面环山。和小茴香居住的环境一样,四周青枝绿,空气潮湿中,略带树木花草的清香同时,里面挟杂着从海面吹过来鱼腥草的馨香怡人味道。
闻及此味,绝对使你焕然一新。
弧形建筑下面的基础,和桃花坞大街的所有人家一样,大青石为基础。
有人会问,大明时期的人家,为什么都是以石头作为建房屋的基础呢?那得看在什么地方,不是作者找不到词汇,而左范三次强调以大青石为基础。那都是因为就地取材,本地资源充足。
在安居,司马涂暾用大青石作为司马家族大院的基础,那是因为安居本地,大青石资源丰富,耗材物廉价廉。
无需长途搬运,触手可得的事,当然以大青石为基础。一为节约成本;二为以大青石为基础雷打不动,风吹不摇,水冲不垮。屹立暴风骤雨中,尽管外边雷电交加,人在屋里,依旧巍然不动!
由此可见,生活在遗腹岛的人,大青石无本得利。
只要花点人工巧匠时间,将大青石开凿成你需要的模样,找几辆大马车,肩挑人扛,运回家,按照泥瓦匠的摆布,不但可以成为你脚下的铺路石,也可以成为你家门前的石狮、赑屃一样的神兽,驱邪避恶,吉祥如意。
因此,在遗腹岛上,又一种职业,应运而生,那就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