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表人才的癞蛤蟆(2/3)
不过他妈有句话说的对,对方棠确实不用太客气了,以前他战略性错误,太给这贱人脸了。
“伟哥,你家给寄这么多东西啊!”
张建设眼睛都放光了,都是他做梦都想要的好东西,他家也来信了,连一张粮票都没寄,还在信里哭穷,说家里快揭不开锅了,看了信后更烦,他连回都不想回。
赵伟杰漫不经心地嗯了声,随即又改变了主意,拿起一盒午餐肉,施舍一般扔给张建设,“给你了。”
“谢啦!”
张建设紧紧抱住午餐肉,不住咽口水,这么大一盒午餐肉,省着点吃能吃好几顿呢。
赵伟杰眼神鄙夷,一个穷得吃鞋底的穷光蛋,他妈说过,这种人是最好收买的,有些事他不好出面,张建设就很适合。
他的午餐肉可不是白吃的。
其他知青也都收到了家里寄的东西,有衣服和吃食,还有粮票,只有方棠和张建设,还有桑墨没收到,方棠和张建设还有信,桑墨连信都没有。
这一天知青队喜气洋洋,大家都在整理家里寄来的包裹,还在家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思乡之情也消散了些。
最豪横的是赵伟杰和白安琪,他俩收到的包裹是最大的。
白安琪在宿舍显摆,百货公司经理的手笔很大,麦乳精午餐肉,还有香肠,以及牛肉干,还有一袋子大白兔奶糖,全都是奢侈品。
“我最喜欢吃大白兔奶糖了,可惜我妈不让我多吃,说对牙不好,哎呀,只寄这么点票,烦死了。”
白安琪嘟起嘴,拿起一摞票,故意一脸嫌弃,还举得高高的,让所有人都看清了票,这才得意洋洋地锁进抽屉。
大家都看清楚了,是布票和工业券,农村人最稀罕的票,布票可以扯布,工业券可以购买缝纫机和收音机,还有手表等,浙省这边结婚流行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买这些东西都要工业券,黑市上工业券价格炒得很高,还是供不应求。
白安琪手里的那些票,在农村比钞票还好使,能直接换粮食和鸡蛋,她家里是真有钱啊,张卫红和文静都羡慕极了。
方棠眼睛瞟向地上,刚才白安琪拿东西时,一张信纸飘落下来,正面朝上,她眼神又好,看得清清楚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