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 齐妃病重(1/3)
朝堂的事情干系重大,只要错一步,就会牵连很多无辜的平民百姓受罪。
“没关系。”胤禛却不担心:“他们批过的折子,我会再看一遍,大臣们也会再看一遍,然后才会发下去实施,不会有事的。”
顾琳琅这才放心,好好地陪着四爷抱儿子玩儿。
养心殿。
弘琪拿着一封折子看得直皱,然后叫来了小六。
“江浙上报,说咱们虽然弄死了上回那波倭寇头子,可这回又来了新的倭寇。”
“还有礼部上折子说,倭国国主传来信,斥责我们朝廷杀了他们的族人。
还说什么就算是那些倭寇犯事,也应该由他们来惩处,而不是我们肆意杀戮,要求我朝给他道歉。
六弟,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这简直就是不要脸的行为,你们约束不好自己国家的百姓,纵容他们到其他国家去烧杀抢掠,还不让别人收拾他?
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赵桢想起自己当时在位,朝廷并没有和倭国有过多来往,他们当时是跟辽主联系更为密切的。
后来读明史,倭寇也常常扰边,不过明朝廷对这种弹丸小国,并不怎么把他们放在心上。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愈发嚣张的原因。
追溯历史,能让这个东瀛国家真心臣服的,好像就只有那个把他们打的爹娘都不认识的唐朝而已了。
“四哥,我觉得,咱们还是得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在小六看来,这个国家和高丽没什么区别。
你得打,得把他们打怕,打服,他们才会听话。
他继续分析道:“元朝的忽必烈,两次征讨东瀛,可都被台风吹的全军覆没、无功而返。”
“我觉得正是忽必烈那两次的无功而返,这才让那帮东瀛人猖狂了起来,觉得自己有上天庇佑,只要咱们给他一点颜色瞧瞧,他们也就乖了。”
他以前是北宋皇帝,不打仗却是因为国力小。
那帮文人又天天怕自己太穷兵黩武,指望自己用文化去教化他们,不让自己动手。
北宋又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太低,文人怕武将地位起来,自然就千方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