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除夕夜(1/3)
过了小年,农村的大集就不再按照固定的日子赶集了,每天都有人在集市上卖东西,俗称乱市。
卖对联、福字的多了起来,卖泥老虎、卖糖葫芦的也出来了。山里人自己家种的山楂,在地窖里放了一阵子已经褪去了酸味,竹签是自己拿竹条子削的,放糖葫芦的草把子也很好扎,好像所有的成本就是买糖的钱。对山里人来说过年这阵子卖的糖葫芦,是一年最大的进项。
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卖鞭炮的,这时候的鞭炮都是手工卷的,一般是用废报纸卷,稍微高档一点的是用杂志卷。为了增加爆炸声音,真有敢往里面掺炸药的,几乎每个村都有几个炸瞎眼睛、炸断手指的。现在卖鞭炮还提供试放服务,就是从一串鞭炮上解下一个来,点给你看是不是响,当然这个鞭炮也放的比较奔放,卖鞭炮的在手里拿着就点着了,使劲往远处扔,捻子急的还能崩着人。
以前张瑞家穷买不起鞭炮,张瑞就捡人家放完没响的鞭炮玩,现在有工资了自然要买上几串放个够!一串熬五更的时候放,一串大年初一出门的时候讨个头彩……每一串都有自己的使命。
大集上更多的是出售自己农产品和破烂货的农民,那时大集上每天卖的东西都不一样,因为不知道谁家有什么就要拿来出售。现在物品倒是丰富了,可集市上每天都卖同样的东西。
芹菜要提前买好泡在水桶里,临近过节,芹菜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变成了穷人吃不起的贵族菜。老张家今年破天荒买了两只大公鸡,以前都是鸡架,趁着天冷杀了,挂西屋里冻起来。一只过年的时候吃,另一只留着招待姑姑回门的时候吃。
今年没有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全家二十八号在一起吃了个年夜饭,除夕一大早,张瑞就坐火车回去上班了。跟之前拥挤的车厢不同,除夕当天火车上基本没什么人,就连查票的都懒得过来。除夕当天还坐火车的,不是真没关系就是真穷的,这种小支线上套票也无所谓了,这会连小偷都歇业了!
年底是小偷冲业绩的黄金时期,但现在都到除夕了,家里吃的、喝的、用的估计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这会出来的最多给孩子买串糖葫芦、买把瓜子,想偷大钱也不可能了。
过年值班其实是应急值班,主要怕有什么突然情况,工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