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很想说的一些话(代前言)(3/6)
单位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家几个人在几个单位或者在一个单位的现象很普遍。
作为后来者,我真的非常感谢这些老一辈人,是他们保持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才有了六十年多年后的这片福利地区,他们曾经开的荒、种的地,养育了我们,也扶持了几个单位的发展,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英雄!真正的英雄!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经过艰辛跋涉,虽然只跋涉了二十多公里,但是带着几百个老人、孩子、精神病人,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记得有一位老领导告诉过我,所有单位搬迁完成后,是真的请了一个戏班子来,唱了三天大戏的,我估计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因为我翻遍了所有志书都没有找到能够证明这个戏班子来源的材料。
在六十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没有哪一个作家愿意在这里来采风,进而深刻感受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事,把我们写出来,歌颂我们为社会稳定所做出的的卓越贡献。我这样说是并不为过的,如果没有我们这几个单位,那么就会有流浪的老人、儿童和精神病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的内心一直很纠结,我知道我的文笔不如那些成名的大作家们,我也没办法把一些事实全部抖搂出来,我的眼睛还要看着这片正在蒸蒸日上发展的单位,所以我只能想为这里的人和事写一点儿东西。这也算是我在这里三十多年的一些感想吧。
我刚开始的时候,是想用纯粹精神科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如实的描述这些故事的,但是我发现我的专业知识竟然少的有点儿可怜了。而且,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如果把每个故事里的患者的经历原原本本的写出来,就没有任何的可看性了。我是想写一点儿让读者们通过这些故事来关心精神病患者的事情的,所以我不能照本宣科的记录事实,只能用文学的手段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因此每个故事的基本框架是有的,但是那些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希望读者们不要信以为真了。那样,很可能就是我弄巧成拙的一件恨事了!
在近四十年前,我们这里出了一个出名的人,他是我们的老院长,是个六十年代医学专科毕业的大学生,就是书中我给他起了个魏玉成,我希望的是玉汝于成,是他在单位最艰难的时候用一颗爱患者的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