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之五:【心月狐】少年不识愁滋味(3)(2/5)
且产生自杀念头。送来的当天早晨,宋媛吃过饭后就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一直到中午都没有出来,好在两位老人警觉性高,感觉不对,硬是撞开了门后,才发现她正用床单企图上吊自杀,于是拨打了120,就送到了我们医院。
我当时查阅了宋媛在上一个医院的住院病历,又仔细和两位老人攀谈了两个多小时,对她的发病经过以及治疗等都有了很细致的了解,这些对今后的治疗和康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了解宋媛的发病原因,我与她第一次就诊医院的主管医生张主任通了电话,我一说宋媛的名字,她就记起来了,看来宋媛给每一个给她治疗过的工作人员的印象都很深,因为她的容貌确实非常美丽。
因为张主任当时正在别的医院参加会诊,所以约我第二天最好能到她们医院来,那样比电话里说的更清。我又征求了胡主任的意见,她欣然同意,还说我是个很有心的人,将来一定是成就非凡的。
第二天早晨,我坐公交车在上班前十分钟到了张主任的医院,在他们医院的医教部等着的时候,那个矮墩墩的多话的小干事听说我是来找张主任的,就海阔天空的把他知道的一些花边新闻告诉了我,他说张主任是一个特殊年代下过乡的老知青,是卫生员出身的干部,在回城的时候分到这家医院,工作表现特别积极,加上老公是卫生厅一个不大不小的处级领导,所以就被推送学医了,跟着她一起沾光的还有同时分来的另外两个卫生员。张主任他们三个人在知青年代做过“赤脚医生”,那时叫做“卫生员”,算是有一点医疗基础,那个时候我们很多医疗机构都有好几个这样下乡做卫生员的医护人员,基本上都是在市内或者省内比较好的医学院校学习,然后逐步成长起来的。他们比这几年刚分配来的医学院的学生经验更加丰富,况且前任张主任不但有老公这个后台,还有当时他们医院非常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的院长,选派出去到全国各地外出进修学习的人很多。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不少,大多是靠经验在临床上工作,为很多医院未来的发展也培养了很多人才。张主任现在都是副高级职称了,水平自然是没错的。我对这个小干事絮絮叨叨好像很不喜欢张主任他们这一批不是医科大专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