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之七:【箕水豹】断梦空间(13)(1/4)
后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只有我和路老师去过那个小院,单位没有再安排其他的医生参与。我们每周五的下午去,单位也不再安排车接送了,有车到单位来接我们,我的主要任务是记录。
有一次,当秘书推开小客厅门,带着我和路老师进去时,那个男人正在使用手提电脑,看到我们后,他把手提电脑放在了桌子上,我坐在桌子前做记录。
在记录的间隙,我偶然看到电脑上有一个隐身而且打开的qq窗口上有一条消息:“你在哪里?为什么半年没有消息?我每天这样呼唤你一次,为什么没有回答?”
半年?这么巧合的半年!路老师在第一次谈话时,就格外的提到了“半年”的问题,虽然当时这个男人没有正面回答,但是已经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经意的很快又扫了一眼那个qq,头像是一个女人。
一个多月后的一个周一上午,路老师打电话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让我自己倒水,却坐在椅子上好一会儿没有说话。他打开办公桌上一个病历夹看了看,然后递给我。这是那个男人的病历,加上我最早做的记录,一共有几十张了。
路老师见我看完了,就接过了我还给他的病历,他沉思了几秒钟后才开口说道:“一个典型的抑郁症伴神经系统疾病自杀的病例,昨晚他在自己的家里上吊死了。”
我有点儿吃惊,因为上周五的下午我们才去过,当时他的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怎么会自杀呢?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它的患病率高,但是临床的治愈率也很高,只要对症治疗大多都可以缓解或者得到完全治愈。但是由于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导致能够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很少,所以接受治疗率低、复发率高。同时,根据国际精神卫生学会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疾病与自杀有关联,但是广泛的神经系统疾病风险仍然有待于评估。
如果两者结合在一起,自杀倾向非常明显。因为抑郁症患者的持久心境低落、产生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对人的影响大,如果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则患者的承受力明显下降,产生自杀的欲望升高。对抑郁症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来自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对抑郁症都有明显影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