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当年为了得到名额的骚操作(1/5)
名额肯定没有王泰然嘴里说的,那么轻松就可以拿到。
在1975年的时候,天夏的人口已然突破了9亿。
其中符合前面读书条件的,最少得有四,五亿,而在这四,五亿中选出四万多人,这着实是真的万中选一。
同时盯着这块肥肉的人越到后期,越多。
经过了这些年后,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些名额意味着什么,工作,职务……
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果阳双村得到两个名额,王巧英想去只要王承柱开口,肯定是没人敢反对的,最主要的是,反对也没多大用。
可如果让曹建川一起去,那王承柱想压下来也力有不逮。
当然——
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绝对不会出现。
那时候一个大队能分到一个名额,都算是厉害的,就别说一个大队能分到俩。
当时全国一共建立了将近80万个公社大队。
也就是如果这四万的名额全分配给公社,也是20个大队分一个名额,按照当时公平的原则来,也要20年轮一次。
何况还有当时的厂矿,企业之类的机构,加进去最少得加进去好几百万个打底。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分一轮下来不说上百年,最少五十年,那是肯定的。
所以想分到俩?
这想想就刺激。
曹建川心底也明白这是王泰然为了安自己的心。
也有欺负自己不明白这些小细节的想法在里面。
他并不想和王泰然计较这些小事,笑了笑之后说道:“没事,我压根就不想走,以后我准备在阳双村扎根了。”
王泰然听了曹建川这话,内心是不怎么相信的,他不动声色的向王承柱看了一眼。
发现王承柱微微对自己摇了摇头,接着主动的把话题岔开:“今天你去县里开会,对接下来的生产工作,县里怎么安排?”
“大伯你不说我还差点忘记这事,县里面让我们做好准备,打好返青分蘖期的攻坚战,确保今年粮食的大丰收,嗯,上面还说……”王泰然又看了一眼曹建川。
又有些头疼说道:“今年去工农兵大学读书的名额,会奖励给今年粮食产量排名靠前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