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建立制茶厂(3/4)
城供销社一类的地方,价格并不高。
他从没想过,还能高价卖出去这种事。
姜甜甜继续循循善诱,“市面上那么多散茶,我们的茶凭什么脱颖而出?”
左明燕也一早放下了手中的鞋垫,旁听他们的对话,这时,她开口了,“甜甜,你刚不是说,古茶树存量很少吗?这就是优势啊。”
姜甜甜:“这一点就我们自己人知道,你去外面说,别人信吗?”
茶承业问道:“甜甜,你说,那要怎么做?”
“你们认为,若同时满足稀缺,高功效,高品质,高口碑这几点的商品,会愁卖,或者卖不上价吗?”
茶承业摇头,“不会,肯定好卖。”
姜甜甜一拍巴掌,“那就对了,村里的古茶树,缺少的不是稀缺和高功效这两点,而是品质和口碑,更缺一个被大家认可的契机。”
“俗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你们不去包装和宣传,谁知道你们有这么好的东西?”
茶九璋闻言,认同的点点头。
的确。
之前,他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茶叶不像松茸,品质好坏,一目了然。
除非极度爱茶之人,一般人也很难喝出,不同茶叶的区别。
至于功效,若不长期坚持喝,也看不出来。
他们自己不刻意宣传的话,别人更是无从得知。
茶承业继续好奇的询问,“甜甜,那你说的那个品质和口碑,具体要怎么做?”
姜甜甜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爸,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最好的。”
“以后外人只要一提到古树红茶,就能立马想到我们茶家村。”
“至于品质和口碑嘛,这就要分两条腿走路了。”
“如果想做大做强,现在这种家庭小作坊式的制茶模式,就不合适了。这样也不好管控品质。”
“首先,我建议,村里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制茶厂,从古茶林的管理、采摘、制茶到包装环节,都实行统一化、标准化作业。”
“这样可以确保最终成品的品质和口感,都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要单独成立品宣部和销售部,品宣部的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