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莱青天(1/3)
不过莱恩并不打算让这些铁匠就这么走了,这才哪到哪啊,要说当然是一次性都说好,总不能自己三天两头的就跑一次矿区吧,别的事都不干了?
随后莱恩又讲起了第五种办法灌钢法,这种技术是把生铁当渗碳剂使用,对熟铁进行渗碳,得到合适含碳量的钢。所以这种技术都是先制备好熟铁,然后将生铁溶化淋到熟铁工件上进行渗碳。
这个方法在《天工开物》里面有记载,另外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史》里面也有记载:“又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
中间的“其法烧成钢”讲的就是这个灌钢法。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铁的熔点这么高,用木炭煤炭怎么可能把铁融化嘛,毕竟农村里用木炭烧饭的铁锅一直都还好好的,也没见它融化。
这就要说一下华夏古人的智慧了,在明代的文献记载中,冶铁时大量的使用了牛羊角及其灰烬、油脂、自然灰,还有箬皮灰、青盐、砂等等。
这些东西,动物毛发之类都是含氮的,氮能降低钢铁的临界温度,使铁融化成铁水,并且加大淬透性,提高渗碳速度和工件表面硬度,是非常重要的渗碳介质。
这种原理在现代经过科学的研究,把它叫做碳氮共渗技术,古人是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摸索出来的,华夏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炼制出了铁水,而西方直到14世纪才成功炼出铁水,相差了一千五百多年。
上章说的第三种方法用大酱和硝涂抹武器也是这个原理,硝是含氮的,大酱和硝是共渗介质,也属于碳氮共渗技术。
既然都讲到这了,莱恩索性也问了下老铁匠他们是怎么淬火的。
“老爷,我们都是用水来淬火的,当武器锻造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就将它放到水里,这样一来就能增加武器硬度。”
“那以后用水淬完后用油再淬一遍,那样能增强武器的耐磨性和弹性”
前面说到的宿铁刀,“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就是盐淬和油淬的双液淬火。
最后莱恩又着重讲述了最后一种淬火法,覆土烧刃法,这种方法的本质还是单一淬火法,只是它在武器外不需要淬火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