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蛤蟆和大熊(3/5)
耍过这么一次梭标。
院子里槐树上的洞随着躯干不断变粗而变大,像一道丑陋的伤疤剜在身上,那是蛤蟆和大熊两人掏的洞,为了取老头扎进去的梭标。
后来蹦跶到金州的蛤蟆晓得了那难言的腔调以及老头哼唱的曲子——老腔《夜逃》,也知道了紫金关在何方,更知道了……。
在小山坳到处撒欢的蛤蟆是快乐的,十二岁的半大小子正是鸡嫌狗厌的年纪。日头爷刚爬上山,老头就拿着豹尾鞭准时推开柴窑的门,俩光溜溜的泥鳅拿着衣服捂着屁股嗷嗷的窜出来,小土狗也像条丧家之犬一样从门缝挤出来夹着尾巴撒丫子跑向林子。
蛤蟆和大熊分别在院门口土路尽头的两边站定,土路两旁是两排树,头九棵是泡桐,挨着九棵是山杨,再九棵是白桦,后面依次是旱山柳,龙爪槐,天目槭,混生椴,通麦栎,大门口处是华山松,最后一棵华山松足足蛤蟆腰身那么粗。
每排八十一棵树都是老头亲自挑选栽种的,同一品种也依次粗细不一。
蛤蟆站在了第三棵白桦前面,大熊站在了第五棵龙爪槐前面,第五棵龙爪槐有老头中窑炕上的石枕一般粗,大熊已经撞了一个月了,再过个五天若撞不断,大熊少不了再去趟盘山东腰的鬼门关遭罪。
按老头的吩咐,每一种类树,第一棵用一周时间撞断,第二棵用两周,依次第五棵用五周。
九岁的时候大熊没能在四周之内撞断第四棵白杨,被拎去过一次鬼门关,那次回来丢了半条命,炕上躺了半月多,当然第五棵白杨五周的时间没变,大熊能下炕后就发疯似的没日没夜的撞,用了九天就撞断了第五棵白杨,从那以后大熊每次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撞断面前的树。
鬼门关是一处长达八公里的峡谷,当地人常说“鬼门关、山套山,进去容易出来难”,也有外地来游玩的人经常打听鬼门关,庄稼汉子一听鬼门关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娃儿们放牛,牛跑丢了,家里老汉准让娃儿屁股开花,要是牛进了鬼门关,汉子们也只是拿着烟锅装一锅旱烟,蹲在墙角唉声叹气,庄稼汉眼里的牛那可是命根子。
撞完树,蛤蟆和大熊跑到中窑的炕上,这时的老头盘腿坐在炕头,正在小火炉上熬着罐罐茶。
茶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