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万用人工智能(1/3)
一旁的卡通人物说话了。
“既然是柯总看中的人,能力我不担心,可水下机器人项目从来都是各大研究机构操作,民营公司能否操作这种项目,资质人家认不认可,在这点上我有保留意见。”
谢贝迪却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可以把研究院也拉进来,这样仍然能保证我们的利润,虽然少了一点,但这也属于广告性质吧,在这个圈子里硬广告是没有用的,要用实力说话。”
江伦却有些忧心地说:“妙系统的确可以实现gps与控制系统集成,在定位数据精准传输和双界面呈现等功能上也优于目前所有同类人工智能,但距离做到万用还差得远。”
谢贝迪说:“我对江博士这种严谨的精神表示敬佩,但只要我们足够优秀就可以了,毕竟市场上的同类系统还处于量身定做阶段,有时候只要多跨出去小半步就会领先。”
程新雪饶有兴趣地问:“你打算拉哪家研究院进来?”
“黑省。”
……
……
宋敏书揉了揉昏花的老眼,然后慢慢戴上眼镜,抬眼望向对面正聚精会神看着资料的裴宏朗,慢条斯理地说:“水下机器人你是老字号专家了,如今人家要的可不是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家伙,不足15公斤,却对行进速度和抗流能力有着严苛的要求,最重要的还是智能化,对这个项目你有多大信心?”
已经不年轻的裴宏朗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仍然慢条斯理地翻着资料,眼皮也没抬地说道:“体积这么小只能从材料上想办法,传动轴可以用不锈钢,其它材料可以考虑铝合金或者塑料,设备需要重新设计,对尺寸、动力、能耗和外观做出更高的要求,问题就是这个实时传输,复杂的水况状态下有困难,最重要的是时间太紧了。”
宋敏书很欣慰,二十年时间,他亲眼看着裴宏朗的成长,从参与6000米水下机器人项目开始,一步步走上了黑大国际研究院院长位置。如今宋老已经退休,但仍然闲不住,他没想到当年那个调皮孩子居然一上来就要搞这么大的项目。
走向智能化是时代必由之路,对ass公司提出的万用人工智能概念宋敏书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但时代进步的实在太快了,生在一个连电话都不敢想的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