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二十连召(清理前面累积的召唤次数)(5/6)
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 。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虞允文
虽然一生只有一战,一战天下知,而且是机缘巧合的一战。为官绝大多数时候是文臣身份,但是凭借采石矶一战,虞允文有理由入名将行列。
公元1161年,金军南下,完颜亮40万大军,中书舍人虞允文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犒师,恰逢大军无帅,以参谋身份犒军的虞允文挺身而出,亲自领军以18万人的兵力大败金军40万人,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阻止了金军渡江,使金攻取南宋的计划破灭。
自此,宋金对峙形势变换,自此之后,金军很少南下。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 ,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丽,受唐太宗拔擢。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至唐高宗时,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这二十次的召唤,可以说很好的补充了林昊手下的实力。
林昊对于自己未来的扩张更加有了信心,这些大将和军团的出现,必将加快他的扩张速度。
林昊清点了一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