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查不到的‘熟人’(4/4)
医来说,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就是单凭大家的经验都能够判断出一二。
有人调节着三d影像,提出新的推论,“散落的首饰在这个位置,凶器在这个位置,行凶也在这个位置,即使小偷真得是两个人,这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手里有枪?哪怕是一把玩具手枪?”
“有可能,让他下跪,就跪在那个位置,凶手正好又看到了那个工艺品,就地取材。”
“那么,金银首饰是在什么情况下散落的?杀了人吓的?”
那边,已经有两个人开始配合,一个用手指做枪,指着另一个同事的脑袋,一个做出双手托举工艺品往下砸的动作。
另两个人会意,站起身来,走到各自的身后。
这就是团伙做案了。
而大屏幕上是散落地面的首饰照片。
看着照片里的首饰,有的人甚至觉得小偷很可怜……。
为了偷这么点东西,竟然杀了两个人。
有人在揉太阳穴,有人在喝水,有人在抽烟……。
“保安在什么情况下会知道业主家的大门密码?”有人提出。
“我的家门钥匙都给过保安,让他帮我喂狗。”有人说道。
“我家大门没有密码,但有时候,钥匙扔在门口。”
“送快递的呢?送外卖的呢?”
“那就大海捞针啦,这些行业,人员流动性都不小。实在没有头绪了,再组织人力去排查,现在,还是缩小范围吧,争取尽量快点破案。”
“技术科还是没有什么新发现?”
“还没有。”
“那就再去现场,再给我仔细搜。”
“人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组团作案也有可能……毕竟,内部人员知道密码的概率更高一些,接触业主的机会更多一些。”
“即使那样,现场证据呢?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那就重点分两拨人,去,都去,现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