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诗会风云(1/3)
甄宓可不知道李瑄有这么多心理活动,她的目光在全场打量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直到看到李瑄的身影这才露出一个让全场所有人都心动的笑容。
不过甄宓的这个举动,却被袁谭给注意到了,顺着甄宓的目光看过去,却发现那里是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年轻人,袁谭皱起了眉头。
这时袁尚突然开口说道:“甄宓小姐,你看大家都有点迫不及待了,这诗会是不是可以开始了呢。”
甄宓也发现大家都等了许久,便用她那天籁般的嗓音柔声道:“也是,大家久等了,这次诗会的主题是咏月,不管是单纯的写景也好,还是借景抒情也罢,只要能写出动人的诗句,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就行。”
听到甄宓的话,大厅中的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虽然来参加诗会的人很多,但现在这个情况,谁也没有自信来当这个出头鸟,都想着看看再说。
不过这种情形没有持续多久,袁谭对着自己身边的一个年轻文士点了一下头,那个文士便站起身来,大声道:“我这里有一首拙作,请大家品评:月分湖中影,对岸闻蝉音。秋风送明月,月照心间明。”
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迎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期,诗词歌赋甚至是小说都在这个时代有一席之地,而且三国时代的诗歌已经摆脱了诗经的桎梏,开始往五言绝句方向发展,因此这个年代好的诗歌大多是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出现。
这个文士的诗一念出来就引来一阵叫好声,这首诗首先从形式上就是比较新式的五言绝句,而且由月到人,层层递进,确实算得上是一首佳作。
有了他的开头,现场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又有人许多人站出来念着自己的杰作,有的是诗,有的是词,甚至还有人念了一篇咏月赋,只可惜文采不够,念出来那是又臭又长,听得人昏昏欲睡。
眼见除了第一个文士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让人称道的作品,袁尚微微一笑,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刻到了。
“甄宓小姐,我前些日子在家赏月,偶然作得一首诗,请甄宓小姐品评一下。”
见到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袁尚故作潇洒地念道:“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