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3章 答的最好的(2/3)
功劳永安侯都不去提起的话,那反而是忘恩负义。
雪中送炭难得,一直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更是难得。扪心自问,他们如果是永安侯的话,也会提起,否则良心上总归是有些过不去的。
宴会上的内容,自然很快就被各个衙门知晓,再次听到王茂平的名字,各衙门的新进官员们在心里友好的发泄完感慨之后,不由得期盼殿试赶紧结束。
也让那些满怀憧憬,脱颖而出的新科进士们,感受一下被王茂平所环绕的噩梦有多么可怕。以为成为进士就能春风无限了?做梦,不对做噩梦去吧!
贡士们来到京城的这段时间,就已经开始了解王茂平的厉害之处,但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马上要到来的殿试,只有过了殿试,才真真正正的从白丁变成了官员。
承华门迎来了不少新进的贡生,面上带着紧张与憧憬看着皇宫高高的城墙,看着从官轿上下来的绯色官袍。绝大部分贡生多年的寒窗苦读,在经过殿试之后,就要走到终点。
“制策曰:朕自承大宝,御寓长久,日勤一日,夕惕朝乾……然外族狼子野心,犯我大孟……”
殿试的题目,很显然是关于边关战事。而这题目并不出乎在场任何一位贡士的意料。
所有人都有准备,就意味着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回答并不难,但想要回答的出彩却不容易。不知道究竟哪一位的回答能最让读卷官以及陛下满意。
却不曾想到,最让陛下满意的答卷并不在这些贡生之中。启元帝在看过所选出的答卷之后,不由得感慨道:“此题当属肇原知府王茂平作答的,最为让朕欣喜。”
对于这话,读卷官们不仅嘴上认同,心里也是认同的。这道殿试的题目,是关于战事爆发后,边关附近的府州官员该如何应对。虽然王茂平没有用笔写下答案,却用实际的行动,给出了最为完美的回答。
可以说,这道题目,就是启元帝用王茂平来考验贡生们,而这次的贡生中,显然没有第二个王茂平,也没有让帝王和诸位大臣眼前一亮的回答。毕竟当心中有了最完美的答案之后,其他的答卷也就失去了新意与光彩。
用王茂平来与那些贡生相比,对参加殿试的学子很是不公平。
原本贡生们是在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