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内忧与外患(1/3)
朝堂之内,群臣已早早到齐,恭候着圣上临朝。大家都已察觉出,近来圣上有些不悦,每次临朝,总是沉着脸,对臣子们所奏之事,也很少允予准奏。大家纷纷揣测着圣心,再不敢轻言,以免惹祸上身。
“圣上只是因宾州军兵败伏虎山,一时气恼而已。大家不必过分猜测,大胆奏明自己在此事上的看法对策便是,一定能得到圣上的重视。”
右相杨仁杰对众臣说道。
这话出自杨相之口,大家自是相信。一来他不仅是右相,而且多年经营,朝中诸人,许多都是他的心腹,消息来源众多;二来人家是国舅爷,有着更多与皇上亲近的机会,对圣意的揣测更为准确。
许多人马上就顺着这一路子,暗中思考准备自己就征剿伏虎山的奏言说词。
“圣上临朝,有事出奏,无事退朝。”
随着当值太监的一声长喊,怀宣帝坐在了龙椅宝座之上。
“臣有本上奏。”兵部尚书董浩然听了杨相的提示,也觉着出兵伏虎山一事,本就是自己这个兵部尚书的份内之责,便开口奏道:
“宾州军出师不利,实因山匪狡诈所致,并非实力不敌。臣以为应下旨宾州军,再次出兵围剿,只要加强戒备,步步为营,不出一月,便可彻底剿灭那聚友帮。”
由于有了杨仁杰事先的提示,许多人也都发声附议,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都察院副都御使张承哲不失时机地出列奏道 :
“臣附议董尚书所奏。而且臣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选派一位精通战事的朝中重臣,前往一线督战,这样不仅有利于军队的指挥调度,也能更好地调集各方资源,确保此次进剿伏虎山,一战而胜。”
肖天望思考片刻,开口说道:
“那依你看来,派哪位大臣担此重任最为合适?”
“这。”
听到圣上当众询问自己的意见,张承哲是十分地激动,但他并没有马上回奏,看似在思考着自己要推荐的人选。
而户部尚书苏长兴,此时开口说道:
“在臣看来,满朝文武中,唯杨相最为合适担当此任。一来作为右相,德高望重,便于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二来杨相曾执掌锦衣卫多年,现又为宰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